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ID:32580149

大小:52.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节日是人们从一年中确立的对它抱有特定期待的日子,流淌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节的本意是竹节,天地有节而形成了四季。推而论之,四季有节就是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日。中国是个农业社会,节日的源起与农业社会的农时、天文、历法密切相连。原始崇拜、巫术、禁忌是节日的另一渊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弱,形成了对天地日月及各种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各种迷信禁忌。商周时代的天子,都有祭祀日月星辰、

2、社稷山川的祀典。这些自然崇拜,许多都成为后来节日的渊源。在《国语·鲁语上》中,柳下惠详细叙述了祭祀的典章制度,受祭祀的都是同大自然斗争中兴利除害、造福人类的人物。而祭礼日月星辰,“民所以瞻仰也”,祭祀“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祭祀“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古代还凭借着感情和质朴的生活方式来认识自然。例如,古人对各种天灾人祸作不出合理的解释,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都要举行大规模的驱鬼逐疫的仪式,叫做“傩”、“大傩”,这是春节除夕的渊源。经过一冬的干燥,春天一打雷,很容易引起火灾,便产生了禁火冷食的禁忌。《周礼·秋官司寇·司烜

3、氏》载:“中春,以木我铎修火禁于国中。”这是寒食的最早起源。春季是瘟疫、流行感冒的易发季节,人们就到郊外水上盥洗,以祓除瘟疫,这是修禊节的来历。到唐朝,寒食、修禊(踏青郊游)、扫墓等风俗融合成清明节。五月夏季,蛇、蝎、蜈蚣、蚊、蝇等毒虫都进入了旺季,伤口也容易发炎,所以古人视五月五为恶月恶日,以五彩丝系臂驱瘟、避邪、止恶气,悬艾草禳毒,喝菖蒲酒、雄黄酒防止五毒虫叮咬,这便是端午的节日内容之一。端午节是具有人文倾向和纪念意义的节日,先秦两汉时,南方的龙舟竞渡各自纪念本地的历史人物。吴越一带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荆楚一带纪念屈原。隋唐统一后,经过

4、各地风俗的融汇和渗透,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屈原得到民众最广泛的认同。从这些原始崇拜、巫术、禁忌中,我们可以发现远古节日设立的可贵的文化精神:在远古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节日表现了人们在险恶的条件下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抗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开拓,它在迷信禁忌中显示了人的积极主动意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如果再搞这些巫术、禁忌,则表现为对自然、神灵的迷信、屈服和人的主动意识的沦丧。1、下列对我国节日的源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日的源起与我国农业社会的农时、天文、历法有关。B节日的源起与我国古代低下的生产水平和落后的科学认识有关。C节日起源于我国

5、古代人民对天地日月和各种植物图腾的崇拜、各种迷信禁忌等认识。D节日起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在险恶的条件下抗争大自然的不屈精神。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都能在节日中得到反映。B我国古代的一些节日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感性和质朴的认识。C商周时代的天子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等都属于自然崇拜。D屈原成为民众广泛认同的对象表明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肯定。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探索节日的发展演变过程,能够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B古

6、代原始崇拜、巫术、禁忌盛行,节日的产生是古人对各种天灾人祸作不出合理解释的必然结果。C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节日都会被不断注入与当时社会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D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巫术、迷信禁忌等内容很难再成为新的节日的源起。二、古诗文阅读(共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

7、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

8、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5.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