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73870
大小:60.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西方莎士比亚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方莎士比亚评论综述09汉文(2)翁光勤200901024100莎士比亚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其戏剧作品是一座巨大而神奇的艺术宝库,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第二个高峰的伟大代表。他的作品问世至今,获得了历代学者、评论家、作家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评价。其中有热情的赞赏,公允理性的认知,又有片面的职责和否定,甚至恶意的诋毁。这些现象从他同时代便有了。一、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评论被称为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评论的集大成者的琼生,对莎翁的论断已为历史验证,尤其是“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这句话已成为莎评史上的经典名言。他粗略涉及到了莎士比亚在艺术上的一些独特性。首先,他把莎士比亚誉为“时
2、代的灵魂”。其次,他率先提出莎士比亚是“自然诗人”这一说法。第三,他极力赞扬了莎士比亚的语言艺术。在1630年出版的《发现集》中说道:“莎士比亚有正直、开朗而豪放的天性,出色的想象力,豁达的见解,优雅的表达。但他往往滥用自己的机敏……在他身上值得赞扬之处远大于需要原谅的地方。①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恶意中伤、诋毁莎士比亚的唯一人物是当时的剧作家、大学才子派首领格林,他在临终前出版的自传中说:“有一只暴发户似的乌鸦,借我们的羽毛来美化自己,用演员的皮包藏起虎狼之心……他只是一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却自命不凡,把自己看作唯一能震撼舞台的人。”②二、十七世纪中后期的评论十七世纪是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占统治地
3、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有莱莫,他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颠三倒四,乌七八糟,吵吵闹闹,没有内在的一致,没有一点理智的火花,没有任何规则能约束他狂放的心智。”③另外,德莱顿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深入、客观分析莎士比亚创作的评论家。他的评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激情描绘。他认为好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一是性格的明显性。二是性格必须与人物的年龄、性别、地位等相吻合。三是相似性。最后性格必须是经常地、平衡的。而“莎士比亚的长处之一”就是“其人物性格是鲜明的”,长出之二是“描写雄壮的激情”。④一、十八世纪的莎士比亚评论十八世纪是启蒙的时代,理性主义的光芒照耀整个欧洲
4、。这一时期英国的邓尼斯遵循德莱顿的思路,称莎士比亚是世界悲剧舞台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而约翰孙则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客观的态度、合理的标准、辩证的方法和精辟的分析对莎士比亚的艺术做了总体上的评价与总结。旨在具体讨论“由于那些特殊的优点,莎士比亚才赢得并维持住他本国人们对他的喜爱。”⑤法国的伏尔泰虽则批评,但任然承认莎士比亚是“具有充沛的活力和自然而卓绝的天才。”看到了莎剧的艺术魅力,看到了莎剧在舞台上的生命力。从法国的情况看把莎士比亚从古典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了。⑥德国的赫尔德认为莎士比亚的每一个剧本都是广义的历史剧,都是“为了造成对中古时代的幻觉而上演的历史、英雄行为和国
5、家大事。”简单的分类不足以说明他的“每个剧本本质上是什么。”⑦二、十九世纪的评论十九世纪的莎士比亚评论是莎士比亚进入世界艺术宝库的最后一张通行证,同时也是对其作品总体价值的一次高水平的评断。英国浪漫主义莎评中科尔律治猛烈抨击了古典主义者对莎士比亚的责难与曲解,认为他们是要“三盎司的小玻璃瓶去装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同样,赫士列特认为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不像是头脑虚构的产物而像个活人,既有自己的个性又绝不依靠其余人物和作家半身而存在。”⑧法国的夏多不李安在《论莎士比亚》中反对把莎士比亚至于古往今来一切天才人物之上的观点,在他看来,莎士比亚确实有很多不完美之处。雨果
6、认为戏剧到莎士比亚手中发展到了最高顶点,即“以同一种气息融合了滑稽丑怪和崇高优美、可怕和可笑、悲剧和喜剧。”⑨德国的歌德特别推崇莎士比亚,认为他的戏剧是“一个美丽的百像镜”。另外,席勒格认为莎士比亚是他的民族的骄傲,“在未来的岁月里,他的声明将如阿尔卑斯山上的雪崩一样随着时间向前进展的每一刹那而不断地增大威力”。⑩十九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批评家主要从客观现实出发,力图通过冷静的思索与理智的判断发掘莎士比亚创作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体现出的时代意义。英国的卡莱尔强调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意义,但他把但丁和莎士比亚誉为“诗人中的英雄”。法国的丹纳认为完美的作品都应该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种族的主要特征,除
7、此之外还要表现几乎为人类各个集团所共有的感情与典型。莎士比亚就是“在准确的表现真实生活细节方面,在千变万化的运用幻想方面,在深刻复杂的刻画出类拔萃的激情方面最伟大的创造者”、“全能大师”。德国的黑格尔则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由心灵性的差异面产生的分裂”这一冲突在其戏剧中占突出地位。十九世纪后期倒莎的两个代表人物:萧伯纳对莎剧中的人物持否定态度,当然也指出了一些略有价值的东西,如语言的音乐性、富于想象等。不过,即使与最极端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