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

ID:32567745

大小:57.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_第1页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_第2页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_第3页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_第4页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廷封禁政策与东北边疆的丧失》高强(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510275)英文标题:摘要:从清初开始,清廷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族移民移居东北地区,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限制尤为严厉。由此导致当地人口稀少,社会发展止步不前。这一政策的恶果在咸丰年间终于暴露出来。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口稀少,遂采用先实施武装移民,造成占领的既成事实,然后逼签不平等条约,从法律上确定其侵占行为合法,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因此,清廷的封禁政策是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关键字:东北地区,移民垦殖,封禁政策一、清廷对东北地区的封禁从总体而言,直到咸丰年间,清廷在汉人移居东北地区这一

2、问题上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即加以严格限制,并为此制订种种相应措施。顺治年间,清廷定鼎中原,东北地区“土著之民,从龙入关,移徙一空。”[1](p.2)导致那里人烟稀少、土地荒废。清廷于顺治十年(1653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奖励内地人民出关垦殖,这本是一个良好的趋势,但“后来昏銭的清廷,见汉人日多,以为东北是其发祥地,不应使汉人移入;故于康熙时乃取封禁政策”[2](p.16)。所谓柳条边这一禁止汉人移居东北地区的标志就是在此时出现的。同治六年(1867年),恭亲王奕讠斤等上奏朝廷,处理奉天汉人何名庆“私越开垦”的问题,内称:“臣等详查旧制,于国朝发祥之盛京附近一

3、带,特留数千里之沃壤荒山,沿边设门,定制森严。其中深谋远虑,诚有不可殚述者”[3](p.4)。奕讠斤等人的奏折耐人寻味,它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清廷禁止向关外移民的政策由来已久,且此种政策是经过“深谋远虑”而制定的。第二,咸丰年间清廷丧失东北地区大片领土之后,虽迫于形势逐渐松动封禁政策,但因此种政策由来已久,其影响非常深远,因此直至同治年间还有人对此津津乐道。清廷封禁政策的苗头既已出现,到乾隆朝,由于承平日久、经济繁荣,人口迅速膨胀,关内可耕地已不能满足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移居关外垦殖和经商。乾隆帝为此于四十一年(1776年)发布上谕,强调封禁政

4、策:“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但承平日久,盛京地方与山东、直隶接壤,流民渐集,若一旦驱逐,必致各失生计,是以设立州县管理。至吉林原不与汉地相连,不便令民居住。”[4](p.548)可见,尽管当时汉人移民东北是出于客观需要,乾隆帝也承认“承平日久”,人口增长与耕地相对缩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还是非常顽固地坚持封禁政策。而且,此道上谕反映了乾隆帝的这样一个心理:“盛京似已沦亡,必须尽一切努力,从汉人恶劣影响下拯救吉林乃至黑龙江。”[5](p.267)嘉庆、道光二帝谨遵祖训、墨守成规,他们禁止汉人移民关外的政策和乾隆帝一脉相承。嘉庆八年,嘉庆帝

5、谕令内阁,“山海关外系东三省地方,为满洲根本重地,原不准民人杂处其间,私垦地亩,致碍旗人生计,例禁有年”。因此要求地方官员“饬禁民人携眷出口。该民人等当各在本籍安业谋生,不得轻去其乡”[4](p.557)。道光帝对限制汉人出关之事颇为重视,屡下谕旨严申禁令。道光六年(1826年),曾申斥吉林将军富俊等人“听流民潜往,漫无觉察。”责令今后应“常川稽查,不准再来潜往”[6](p.42)。道光末期,沙俄再次“屯兵殖民于黑龙江北岸”[7](p.8)。又将贪婪的目光注视地广人稀的中国东北边疆。道光帝对此茫然不知,仍然一如既往地执行封禁政策。二十七年(1847年),谕令吉林将军经额布

6、就封禁尔山等处荒地勘定之事议立稽查章程,要求经额布于年终“查明有无私垦,据实具奏”,并“务须谆切晓谕各员认真稽查,实力奉行,不得视为具文,日久生懈。”[8](p.7)。咸丰帝本为无能之君,在沙俄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步伐越来越快之时,还在发布上谕,认为“吉林为根本重地,向不准无业流民私往潜住”,谕令“山海关副都统、盛京将军等严饬所属,按照旧例于要隘地方,往来行旅认真稽查,概不准无票流民私往潜住。毋任困循积久,致滋弊端”[6](p.56)。此谕发布于咸丰二年(1852年),离丧失东北边疆仅数年之隔,清廷长时期所奉行的封禁政策的恶果很快就要暴露出来了。二、清廷封禁东北地区的原因

7、如上所述,咸丰帝以前的清朝历代皇帝几乎均执行封禁政策。东北地区一向人口稀少而土地广阔,且多良田沃壤。关内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自清中期以来越来越严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自然会想到出关移民垦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允许汉人移居关外,不但许多荒地可被开垦,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可以充实东北边疆,改变那里人烟稀少的情况,于边界防务也大有裨益。那么,清廷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而抛却以上好处,执行封禁东北的政策呢?其原因有如下三点:首先,清廷视东北地区为“国朝根本重地”,力图使其避免汉化而保留所谓的满洲风俗特色。在历代清帝的上谕中,此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