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学常识名句名篇【考点解析】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具体内容为:(1)2005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取消了考试内容中的*号部分(*号内容即为当年高考不考的内容).文学常识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在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浙江,湖北,辽宁,重庆等省市都有所体现,相信在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中,会有更多的省市将在这一方面有所涉及,希望在复习备考中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2)2005年《考试
2、大纲》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这些句子有的来源于中学课本,有的则是课外读物中的名篇,诗词中的句子.【方法指导】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的内容是: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文学成就;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
3、型人物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和重要作品的体裁.文学常识的考查题型是:填空题(如早年的高考卷和今年的重庆卷)和选择题.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选择题的常见设置错误点有以下五个方面.1.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如1998年全国卷第11题的A项:《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作者应是李白)2.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如2000年全国卷第7题的B项: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孔尚任《桃花
4、扇》应是清人清作)3.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如1998年全国卷第12题的B项: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4.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如:2001年全国卷第7题的B项:《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桐城派"是清代散文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姚鼐等)5.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如1997年全国卷第9题的C项: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围城》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
5、识分子形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围城》表现了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在逃亡过程中的虚荣,自私等品性)【疑难点拨】近几年来,文学常识都没有被列入考试范围,教育部考试中心做的解释是,"为了减少高三学生识记的负担".因此可以相信,恢复考查的文学常识也将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不需要花更多时间识记的.结合诗歌鉴赏,考查古代诗词重要作品的作者和体裁;结合名句名篇默写考查古代作家作品知识,这很可能是今后文学常识考查的新形式.名句名篇默写悄然回归"一句默写一空"形式(三句中两句),并形成课
6、内外,初高中和诗词文兼顾的格局,对前两年默写中出现的名句不"名"现象及时自纠,恢复良好导向.名句名篇默写的复习要注意:1.认真掌握初高中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2.适当扩充生活中常用常见的名句;3.会背的名句名篇一定要会默写,否则前功尽弃;4.要发挥会默写的名句名篇的其他功能,如在作文中适当引用,在错别字判断中准确作答.【教具】幻灯片【教授课时】6课时【考题事例】一,文学常识1.(01全国)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
7、有肉.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答案:B点评: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项脊轩志》是他的著名散文.而"桐城派"则是清代的重要散文流派,代表作家应该是方苞,姚鼐等.3.(02
8、北京春季)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B.明清两代出现了《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一批优秀剧作,它们题材各异,风格有别,在中国戏剧史上放射着熠熠光彩.C.《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法国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