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4948
大小:72.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好课堂的十个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好课堂的十个特征 -中国还可以向德国学什么之二 杨佩昌 德国无论是大学、职业学院还是中小学,其教学形式之独特、内容之新颖、质量之高为人所称道。那么,德国的教学究竟好在哪里呢? 好课堂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极有争议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还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好的课堂是否有所谓的标准?笔者倾向于同意这样的疑问,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时间、情景、不同的教学主体会有不同的标准。因此,笔者宁愿在这里将问题修改为好课堂究竟有哪些共同特征? 笔者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工作、留学多年,与上百所大学、职业学院、文理中学、实科中学等有较多的接触(特别感谢慕尼黑
2、欧洲中学、Tutzinger中学、卡尔中学、斯图加特戴姆勒中学等20所中学给了我旁听德国学生上课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对中德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了详尽的比较。为了避免泛泛的介绍,本文特将介绍对象限定为德国基础教育,即中小学课堂。 教与学一如既往的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因此德国的课堂紧紧围绕教与学来展开。换句话说,如何让教与学相互促进并相得益彰是德国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方向。 好课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引发式教学。引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对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引发式教学更多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管理好自我情绪。 如今许多人都知道,那些在生活、工作中
3、比较成功、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他们特别容易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找到目标的第一步是必须具有自我认知能力:我是谁?我具备什么样的资源?我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提升?什么对我比较合适?这是成功人士必然提出的问题。自我认知能力也许有天生的成分,但多数教育专家倾向于自我认知能力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因此,中小学在开发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阶段性作用。 学习兴趣的激发越来越得到多数教育专家的重视。如果教师只是自说自话,那么课堂的生动性和质量就令人怀疑。课堂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沟通一样,成功的沟通不在于我们到底说了多少,说了什么,而是听者接收到了什么,他有什么
4、样的反馈。神经语言程序学认为,良好的沟通主要是看对方的反馈。因此,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才是教学的关键。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多接受到信息和知识呢?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教育专家们相对一致的看法。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呢?这是研究中小学教育的专家们要回答的问题。 与其他相比,让学生管理好自我情绪是多数教师头疼的问题。这是因为管理好自我情绪首先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需要专业的学习和日常的修炼。遗憾的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此还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学习培训需要额外收费。学生和家长在未体验到这种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之前是不轻易掏腰包的。因
5、此,可行的做法就是让教师去学习教练、学习神经语言程序学,让教师具有教练的能力。这就是德国提倡教练型教师的原因。 当教师具备教练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让课堂更加生动、让教师与学生更好沟通、让学生之间和谐相处、让“困难学生”成为“好学生”、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好课程因此具备如下十个共同特征: 第一个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堂精彩的授课,是对不同教学计划的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多方位的开发有不同的作用。一节成功的教学课程,不只是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并能有所思考,还要激励他们同时给他们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如
6、果教师在上课时能够传递自己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知识,提供可以刺激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学习材料,较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及时汇集反馈信息,正确评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得到顺利传递。这就是一堂起到了实际效用的课程。如果一堂课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满意于教学成果,这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课堂。但是上面所提到到的方法不能孤立地单独使用,而是应该综合运用,才能更圆满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第二个特征:系统使用反射法教学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有机会用反射法学习。用反射法学习就是一个积极、能动的思考过程,在
7、这个过程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记忆内容被改变、扩展、相互串连、重新排序或被重新加工。为此,必须依照以下方法来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O1656;教师在课堂中尽量避免批评,能很好地处理可能的突发事件(比如学生之间矛盾),&O1656;讲课的速度和课程的进度要适当有序,要让教师和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O1656; 教材和习题部分要清晰有层次,&O1656; 始终按照教学计划授课同时给学生尽量多的练习机会,&O1656; 重视和支持学生的问题以及学业上的进步,&O1656; 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生和教师是否在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