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

ID:32554374

大小:69.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_第1页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_第2页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_第3页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现状文献综述组名:指南针小组组长:张芹芹成员:崔海洁、高芳、胡娜、李玲、王婷、袁艳芳、刘克艳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尤其目前,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程度逐渐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度到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而恰当的职业价值观将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和职业变化迅速,我国曾出现过“当兵热”“从政热”后发展到

2、“下海热”“外企热”都反映了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过程。陈核来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南》一书中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了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主要考虑标准依次是:社会定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80年代后期“既需地位,也要挣钱多”。此时代大学生崇尚“自我没”“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但仍很看重社会意义。80年代末毕业生就业时不再一味追求“社会地位”,“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的首要标准。“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毕业生就业呼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毕业生更看

3、重“工作稳定”,“发挥个人特长”被逐渐取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就业观是“要找到最佳结合点”即在个人与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此时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业选择”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要标准。二、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董文强、谭初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对职业选择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张玲玲、张芝萍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一般特征进行了总结:1、开始强调职业的经济收益;2、职业选择集中于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3、不在乎单位所有制形式;4、追求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6月刊“大学生职业价

4、值观调查”显示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以下特点:1、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该调查结果反映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一个主导需要,但此处的自我实现正如罗尼在分析中国和日本职业价值观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集体化的自我实现,因它是以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为基础。与调查结果一致:大学生在强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

5、发展,而把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2、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主导需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生存需要也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而且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且他们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的行为中发挥作用的。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在注重个人才能的同时他们又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成

6、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主要是因为它们能满足大学生的两个需要。1、大学生择业自主性更为明显《河北精神文明网》上的一篇文章《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就业需求差距分析》中通过在不同层次高校发放“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问卷且对一些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得出一些结论。该调查表明,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性颇为强烈,他们在择业时倾向于听“自己”意见的占57.4%,听“父母”、“好友”、“老师”、“舆论”、“其他”意见的分别占15.7%,105,7.3%,3.5%,6%。许多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主动关注就业情况,了解相关政策与整个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活动。这既

7、给高校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了契机。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位的影响因素张玲玲、张芝萍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为社会客观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2)曾对新学子所处新环境用“四转、四大、四个多样化”来描述。四转: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科学技术大发展、多元社会大汇合;“四个多样化”: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也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