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41300
大小:75.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1
《个人课题申报表(留守儿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1:兰州市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编号类别心理健康教育姓名魏兴芳单位榆中县岳家巷学校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电话13893181695电子邮箱Wangqingcai2006@sohu.com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的解读1.课题关键词的界定:(1)关键词之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地打工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老家(大多是在爷爷奶奶身边)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2)关键词之二:“心理问题”。是指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
2、心理问题。如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的消极情绪;柔弱内向、自卑孤僻的性格;缺乏父母的管教而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行为偏差等。(3)关键词之三:“成因及对策分析”。课题主要采用观察了解、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了解,并根据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试,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2.课题名称解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就是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及时了解,认真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课题研究的背景及
3、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农村留守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对教育者来说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2.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了解本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做相关的研究,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有效的
4、辅导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减少学校安全事故。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留守儿童父母安心务工,也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利用观察、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柔弱内向、自卑孤僻的性格;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行为偏差等。并把各种情况分类汇总,掌握各种情况所占的人数和比例,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2.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的调查与分析。结合问
5、卷调查的情况和观察、谈话中了解到的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隔代教育的偏差与乏力、学校和社会教育因素等。3.制定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并付诸实践。根据原因的分析研究,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践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一是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心态。二是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三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宽松的人际氛围,让学生的封闭心理从诸多的交流交往中得到缓解。四是学校建立有效教育机制,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课题研究过程
6、及方法1.研究的过程:(1)申报阶段(2010年4月-5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0年5月—7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展开相关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象和种类,并进行分类汇总。(3)实施阶段:(2010年8月-12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对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进行研究,作出相应的分析报告,找出原因,总结应对策略,同时,撰写相关论文。(4)总结阶段:(2011年1月-3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2.
7、方法的选择:(1)观察研究法。通过此方法了解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通过此方法去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种类及成因,并进一步作出分析。(3)个人谈话法。通过此方法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分析原因,并在谈话中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4)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并借鉴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1.课题研究的条件:(1)研究者是一线教师,勤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善于反思。在市、县、校级教
8、科研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并多次获奖,得到学校好评。(2)研究者是农村小学老师并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