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39252
大小:49.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1
《一例学习适应性障碍的案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例学习适应性障碍的案例报告点亮心灯(大连心理咨询师)[摘要]针对一名小学生因环境不良学习适应性障碍,运用认知疗法对求助者心理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通过调整认知,协调环境,指导其行为,使其树立信心,改善情绪和行为。[关键词]学习适应障碍认知自信心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求助者李某,男,12岁,大连市人,某小学五年级学习,是超生第二胎。其父在外地个体经商,母亲全职家务,姐姐已工作。2、个人成长史李某足月顺产,身体健康,6岁以前由母亲在家看管,没上幼儿园。7岁上一年级,一到三年级学习还算用心,但有些力不从心。四、五年级之交,常有违反纪律的事件发生,表现为上课的
2、小动作多,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其家长认为是“多动症”,服药(利他林)2-3个月,效果不明显后停服。停药后,学习成绩仍旧很差。李某情绪不稳定,纪律散漫,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与同学说话,影响周围同学学习,与同学相处不太融洽,许多好同学不愿与其接触,为此他很气愤。班主任找其谈话总不吱声也不正面抵触,对科任老师的批评教育从来不服气。3、心理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结果为IQ100,因此排除智力方面因素。二、主诉与个人陈述1、主诉学习成绩差,易激动,管不住自己,近一个学期常怨恨别人。2、个人陈述喜欢父亲,因每次回来都带丰厚的礼物,很少过问学习,和父亲在一起感到快乐,但又惧怕父亲,发起
3、火来态度粗暴,就得饱受皮肉之苦;讨厌母亲,因总唠叨学习,对其管得太严,双休日总让其参加各种特长班,听到老师“告状”就动手打,骂其“不争气”。李某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感到学习有压力,不开心。在学校里,上课总想认真听讲,但不知道怎么,不知不觉就说起话来。李某也曾下决心刻苦学习,赶上队伍,但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总出错,老师说其“弱智”,同学嘲笑他“傻”,家长说其“不要强”学习再努力也没用,自己认为别人总戴有色眼镜看他。后来,李某干脆不写作业,即使写也是胡乱写,不动脑子。自己讲其已习惯周围人的“白眼”,很想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可别人都远离他,他很生气、烦恼。三、观察他人反映
4、父亲长期在外地孤身做生意,只要回来就给李某买吃的玩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包括不合理的),用这种方式来补偿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对李某出现问题偶尔过问,态度粗暴;但“狂风暴雨”之后,马上出现“彩虹”;李某若有进步,就开始金钱刺激,百般娇宠。母亲是李某家庭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和学校的联系者,一直为女儿没考上大学而遗憾,于是全部精力和爱心投入到李某身上,对李某关怀备至,百依百顺,天天开车接送上下学。四年级发现李某学习实在吃力,无心学习,经常违反纪律,老师多次请家长,感到自己丢了面子,非常生气和痛心,一气之下采取了放弃的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学
5、生间争竞争激烈,有对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排斥的现象。科任老师反映,李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搞小动作,有时和同学讲话,干扰课堂教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认为李某没有上进心,破罐破摔,要想把他教育好,比登天还难。一些同学认为李某学习太差,简直是个“弱智”,还认为李某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一些好同学不愿意和他玩,认为他习惯不好,怕自己受影响。四、评估与诊断(一)评估1、亲情需要缺乏父母给李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生活上母亲对其百般呵护,在学习上绝不含糊,实行“高压政策”。后来,母亲见自己付出得不到回报,认为李某不可救药,由爱
6、生恨,最终对其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种家庭温暖和爱子之情略显畸形。2、归属需要缺乏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获取新生的需要越来越明显,但因李某学习差,行为习惯不良,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李某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新生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3、成功体验需要缺乏李某从四年级开始,在学习上无成功感,老师和家长对他要求偏高,能力所不能及。开始自己也很努力,后来长期没有成功体验,丧失了信心,从而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由于基本需要的缺乏,导致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厌学、违纪等,更加重了环境对他的拒绝。李某的每一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恶性循环
7、的结果使李某丧失了自信心。(二)诊断与诊断依据本例求助者主要症状为学习成绩差,效率低;纪律散漫;师生关系较差,人际关系不适应;医院查未患有器质性疾病,身体健康;心理测验结果提示智力在正常范围内。根据非精神病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标准,“心理问题”是指那些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自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紊乱(1)。由此明确该求助者是由于环境不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属非精神病分类诊断中的心理问题。注释:(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下册,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