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39178
大小:54.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一个小村庄的故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
2、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1、重点: ⑴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德育点: ⑴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
3、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3、创新点: 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4、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4、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
5、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1、学习第二节: ⑴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⑵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①设计问题: 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
6、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②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板书:随意砍树) ③指导朗读。 ④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
7、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⑤小结。 2、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⑴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⑵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