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2572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1
《《肥东人文与地理》使用指导意见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肥东人文与地理》使用指导意见和建议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我县结合县情和中小学生成长实际,自主研发了第一套素质教育地方教材。现就地方教材《肥东人文与地理》的使用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一、充分认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编撰地方教材的重要意义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体系,这为地方乡土教材的编写、使用提供了政策依据。肥东地灵人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把本土丰富的历史文化、地理、民情风俗等乡土资源,转化成学生成长中的源头活水,如何谋求创新肥东乡土教材发展之路,助力肥
2、东教育实现腾飞之梦,已成为肥东县政府主管领导和教育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编写地方教材实际上是地方课程开发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程建设部分,其成功的开发可直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给学生地方教材内容,不仅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情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水土,5乡土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美好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学生对自己家乡及所居住的社区特别亲近,更有深入
3、了解周围事物的强烈愿望。家乡的山川地貌、历史名人、淳朴风情、经济腾飞能让学生津津乐道,倍感自豪。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地方教材编写者还有一个设想,学生长大后即使离开肥东,也让他们的行囊中多一样东西:对家乡的记忆和理解。无论他们今后走向哪里,他们是有根的人。二、地方教材《肥东人文与地理》的编写原则《肥东人文与地理》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严格遵循开放性、互动性和本土性原则,将肥东地区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间艺术等,通过浅显生动的故事陈述、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亲近家
4、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进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帮助他们在丰富对家乡的热爱情怀的同时,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2.符合国情、县情,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3.观点正确,内容科学、正确,材料、数据准确可靠。4.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调查、讨论的建议。5.编写顺序合理,教材的容量和深广度适当,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富有启发性。6.语言文字规范、简练,要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7.照片、地图、插图和图表要和
5、教材内容紧密结合。58.引文、摘录准确。9.名称、名词、术语采取国际统一名称、标准或国家统一规定的名称、标准。10.教材中的作业和实践活动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份量适当,因地制宜。三、如何使用好地方教材(一)挖掘本地教育资源,让学生了解肥东肥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丰富多彩的历史遗存和繁花似锦的现代文化是肥东重要的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这里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地,许多重大事件彪炳史册,许多历史人物辉煌千古,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虽说肥东经济社会有了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但从实际情况看,肥东与发达地区还存在
6、不小差距。这就要我们一线教师借助新编地方教材教育学生了解县情、认识差距、学好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地方教材力求突出“热爱家乡”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思想,结合可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按10个单元进行编写,每个单元设单元引言,每一节设本节引言。每一节除正文部分,另设“资料回放”、“延伸阅读”等。课后设“阅读思考”、“实践活动”。(二)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地方教材建议各学校应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应在教育教学计划中体现地方教材教学的内容。51.课时安排《肥东人文与地理》建议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使用。每周安排一课时地方教材教学,部分课文还可由学校统一
7、安排相关人员组织专题教学。思想教育意义较强的课文可安排在班会课或团队活动中进行;有的课文可安排在音乐课或体育课中进行。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要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2.师资建议各校开设《肥东人文与地理》地方课程,建议师资主要由历史教师、地理教师担任;也可作为中小学德育活动拓展资源使用,由学校德育干部、团少负责人具体落实。可以开展综合性主题教学,多学科教师进行合作,指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学习。 3.教学建议 (1)建议将地方教材和其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统筹整合使用,发挥其在学科统
8、筹、资源统筹等方面的优势,发挥课程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