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22247
大小:89.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0
《古代名人论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养生名家真知卓见一、形体养生人身如屋人之身,仙方以屋子名之。今夫屋,或为暴风疾雨之所飘摇,螫虫蠹之所侵蚀,或又为鼠窃狗偷之所损坏。茍听其自如,而不知检,则日积月累,东倾西颓,而不可处矣。盖身者屋也,心者居屋之主人也。主人能常为之主,则所谓窗户栋梁垣壁皆完且固,而地元之寿可得矣。---元李鹏飞六宜面宜常摩﹙去面折,红润);唾宜常咽﹙谓之“漱玉泉”,润丹田﹚;鼻毫常摘﹙谓之“通天路”﹚;拳宜常握﹙昼夜握固,安神﹚;身宜常小劳﹙身动如枢不朽,如食坐卧,不运气力,则血脉凝滞﹚;足宜夜濯﹙足是身之底,一
2、夜一次洗,濯去冷和气﹚。---明周履靖六余之养齿乃骨之余,频叩以益骨气。发乃血之余,一日一梳,活血气。耳乃肾之余,频揉以补肾气。顶乃髓之余,善固以暖髓。爪乃筋之余,勿剪以全筋气。语乃气之余,少语以养气。---明周履靖睡为眼之食睡是眼之食,七曰不眠眼则枯。---明陈继儒损目诸因生食五辛,极热食饮。极目远视,夜读注疏。久居烟火,博弈不休。饮酒不已,热食面食。抄写多年,雕镂细巧。屋室不节,泣泪过多。月下观书,夜视星斗。刺头岀血,多日没后。读书数卷,日月轮看。驰聘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丧明之
3、由,慎之慎之。---元李鹏飞惜唾真人曰,“常惜不唾地,有则含以咽之,使人精气常留,面目光彩。故曰,远吐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如不唾。”盖唾津是人身三宝之一。养五脏法言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静以敬,心火自定。宠辱不惊,肝朩以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明息斋居士用心三忌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明吕坤养心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枧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明呂坤8闹时炼心,
4、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清金缨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清金缨心不离田导引家云:“心不离田,手不离宅。”此语极有理。又云:“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田,丹田,意守丹田,宅,面部,手常摩面。---宋苏轼养精善蓄者不竭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以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宋欧阳修二、情志养生七情所伤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
5、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人忧愁思虑即伤心,----人饱食劳倦即伤脾,----人久坐湿地,強力入水即伤肾,----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黄帝内经》心平气和,斯为载道之器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剧则气耗,是惟心平气和,斯为载道之器。---清金缨恼怒三害忧虑之害,较之酒色伤人更甚。恼怒伤人有三害,伤肝则气昏肋痛而成胀滿;伤肺则气逆吐血而成虚损;伤脾则气结减食而成鼓膈。---清石成金治怒人之七情,
6、惟怒难制。制怒之药,忍为妙剂。医之不早,厥躬速戾。滔天之水,生于其微。燎原之火,起于其细。两石相撞,必有一碎。两虎俱斗,必有一毙。怒若攻面,耳热面赤。忍则解表,冰销雾释。怒若结胸,霍乱喘急。忍则理中,风光月霁。怒以动成,忍以静息。怒主乎开,忍主乎闭。方忍之初,止医怒气。忍之至再,渐无芥蒂。再之至百,即张公艺。无所不忍,量如天地。有容乃大,必忍有济。---明来知德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神志,脾司意志,二经俱病,五内俱违。精因神怯以内陷,神因精伤而无依,神忧意乱,竟夕不寐,故多患惊悸怔忡之病。---淸
7、代名医无忧自寿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喜怒也。人无忧,故自寿也。---汉《太平经》无思百优忧无将大车,只自尘兮;无思百忧,只自疧兮。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岀于颎﹙炯﹚。无将大车,维尘壅兮;无思百忧,只自重兮。---《诗经小雅》释上诗道8不要推那沉重的大车,只会招来一身的灰尘;不要想那忧心的事情,只会伤害自己的身心。不要推那沉重的大车,只会扬起无边的灰尘;不要想那忧心的事情,只会掩没自己的光明。不要推那沉重的大车,只会尘土遮蔽了前程;不要想那忧心的事情,只会加深自身的疾病。勿自累人心本无思
8、虑,只是将以往未来之事,终日念想。故知事未尝累人心,人心自累于事,不肯放耳。---五代谭峭忘了烦恼世间不如意者,动辄烦恼。而烦恼徒增其病,于事了无所益。达者看破,但有料理,更不添比一重缠缚。---宋倪思断十二字凡人修道,先须依此十二字:断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金王哲三、性情养生三等资质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明吕坤尽性与养生形者,有生之本。故养生在于保形,充形在于育气,养气在于宁心,宁心在于致诚,养诚在于尽性,不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