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18625
大小:4.72 MB
页数:552页
时间:2019-02-10
《【8A文】劳动法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一郭女士是否应享受退休待遇?1953年出生的郭女士于1982年5月到山东东省某医院洗衣房干临时工至今。2008年1月,医院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将原来的临时工辞退,由劳务派遣公司与他们签订合同后重新上岗。因郭女士已到退休年龄,劳务派遣公司不再与她签订劳动合同。问题:郭女士是否应享受退休待遇?案例二大学生暑假打工期间是否有加班费?大学生小王利用暑假期间到某酒店打工。双方口头约定,日工资20元,没有休息日。开学前双方结算工资时,小王提出节假日还应发给加班费,被酒店拒绝。问题:大学生暑假打工期间是否有加班费?第一章
2、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本节的主要内容一、劳动法的概念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一、劳动法的概念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的定义是:与雇佣劳动相关的全部法律原则和规则,大致和工业法相同。它规定的是雇佣合同和劳动或工业关系法律方面的问题。史尚宽《劳动法原论》的定义是:“劳动法为关系劳动之法。详言之,劳动法为规范劳动关系及其附属一切关系之法律制度之全体。”关怀的定义是:“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规范”。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二)与劳动关系
3、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一)劳动关系及其特征1、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劳动关系的特征第一,从内容来看,这种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联系。第二,从主体来看,这种关系的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则是用人单位。第三,从主体间的关系来看,劳动者要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第四,从法律的规定来看,这种劳动关系被排除在其他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本身并不属于劳动关系,但它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有的是劳动
4、关系产生的必要前提,有的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有的则是由劳动关系而附带产生的关系。由于这些关系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连,所以将其作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是作为自然人的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往往是特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体经济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双方均可能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2、内容不同。劳动关系反映两个主体之间以特定财产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关系和特定的人身关系。这种特定的人身关系是一种从属关
5、系,反映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契约关系。提供劳务的一方并不是另一方的成员,根据双方约定的内容提供劳务。劳务使用者虽然有督促检查劳务提供者提供约定劳务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管理行为,其实质是对劳务质量的检查验收。劳务关系只体现财产关系(特定的经济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3、报酬不同。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具有分配性质,往往表现为一种持续、定期的工资支付。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取得的报酬是其所提供的
6、劳务商品的价格,通常采用一次性、即时清结的支付方式。(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4、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和参与单位民主管理的权利等。劳务关系中的劳务提供者,一般只能获得劳务报酬,没有保险、福利等待遇,更不用说参与单位的相关管理。(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5、法律责任不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与劳动者本人没有关系;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务的一方以本人的名义从事劳务活动,由提供劳务的一方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相互责任上,劳动关
7、系纠纷中当事人之间主要承担劳动法方面的责任;劳务关系纷纷中当事人之间主要承担民商法方面的责任。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颁布日期:2005-5-25执行日期:2005-5-25)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8、?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