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

ID:32517517

大小:1.1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0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_第1页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_第2页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_第3页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_第4页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数学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2014年的梧州市中考,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批准的《关于做好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办[2014]62号)的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局制订的《梧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方案》,梧州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中考。它是检查、评价初中阶段九年义

2、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它将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二、命题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数学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严格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以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检查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三、命题的基本原则(一)注重导向性。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

3、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注重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三)注重基础性。试题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特别是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4、问题的能力。(四)注重能力立意。试题内容要以课程教材作为基础材料,并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考查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注重考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促使学生的学习及考试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从而更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探究应用的能力和水平。(五)体现教育性。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其对事物、生活、人生的情感、态

5、度和价值观进行考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科学和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四、命题方式继续实行梧州市独立组织命题。五、考试内容章知识点及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由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第一章3.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4.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5.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014年中考说明第1页共12页6.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7.理解乘方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第二章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

6、项式、整式等概念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整式的加减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3.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达式第三章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2.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程3.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2.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圆柱、球等几何体3.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4.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第

7、四章5.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图形认识初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步6.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七年级上7.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册)等于已知线段8.认识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9.了解角平分线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相等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掌握“过

8、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