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MK_宣化辽墓壁画服饰内容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物春秋 1996年第4期 总第34期宣化辽墓壁画服饰内容之研究郑绍宗 宣化辽墓壁画内容十分丰富,就服饰方花。见于6号墓吹咸角篥者(图3)。面而言,所涉及的面也十分广泛,有汉式装、4.花脚方顶幞头,黑色,双翅作喇叭花契丹装、妇女装、童装等。各类又都包括发式、状,方顶、方额,两侧插花。见于7号墓吹咸角冠带、面饰、衣、衤夸、靴、鞋、带衤夸等各个方面。篥人(图4)。从其所服衣着分析,反映他们处于不同的社5.花脚花顶朝天幞头,幞头两翅和顶部会地位。衣着方面还包括官、民服饰。现在按均作喇叭花形。两侧
2、插花。见于6号墓打拍上述不同人物的装束,对比当时契丹腹地的板人(图5)。纯契丹装进行一些分析研究。6.方形硬脚朝天幞头,双脚为直方形,成(一)汉式男子服饰弓状直上。方顶方额,两侧插花。见于6号墓此类服饰包括当时的官服和民服两种。吹笛人(图6)。或双脚上缚成倒八字,如M1官服方面可以发现的各种散乐图壁画的服饰驭者(图7)。为例。散乐人数最多者莫过宣化第1号墓,而7.方顶卷脚幞头,见于4号墓的散乐图其衣着最华丽者莫过6、7、10号三墓。几墓散中(图8)。双脚下垂后又上卷,皆皂色。乐作大曲者皆为官服。8.展脚方顶方额幞头,为纯粹官服的冠散
3、乐人总的衣着是冠幞头、中单、内衬、带,历史题材画较多见。见于7、10号墓中,幞长袍,腰系蹀躞带,筒靴。但幞头样式、衣服颜头双脚扁长,平出,脚端微下垂。方顶、方额,色、纹饰有所变化。幞头皆黑色,但形式不同,右有绊带,从中部绊系。戴这种幞头者多老年大体包括了八种。侍吏,双手作杈手礼。例如10号墓后室门吏1.曲脚方顶幞头,1、5号墓散乐皆如此。即是(图9)。其冠、额顶皆方形,双脚向上斜曲,成环状。这综论上述幞头样式,可分八式,以第1、种幞头是比较常见而朴素的一种。如1号墓6、7、8种在古代绘画中为多见,展脚幞头则前排吹咸为公服常见。辽用五
4、代和宋制公服,常服时普角篥者(图1)。2.云形花脚朝天幞头,见于6、7、10号墓遍带幞头,见于辽庆东陵中。五代以前幅巾裁中。黑色幞头两翅为云朵,方额,顶作方形,幞为四脚,即加上四系带,当时称为四脚幞头,头两侧插海棠花,如6号墓弹琵琶人即是(图官员朝会或有大的仪礼皆幞头公服。官宦贵2)。内蒙奈曼旗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鎏金银族家的侍吏,以及庶民,偶有礼会也戴幞头。冠,冠顶作开花形,与此种幞头冠顶相似。7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幞头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号墓两舞蹈幼童幞头方顶上插花一周又名花形式有很大的变化。沈括《梦溪笔谈》谓:“幞额幞头。头一谓‘四
5、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3.云脚方顶幞头,见于6、7、10号墓中。(折)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黑幞头,双翅外展如云片。方顶,方额,两侧插‘折上巾’也。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22 文物春秋 1996年第4期 总第34期命,始皆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像所戴方形硬胎展翅幞头(即乌纱帽)。辽圣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用之。又宗庆陵壁画中的汉官群臣像,也为直脚幞头。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沈括所谓五种幞头“唯直脚贵贱通用之”,所脑后,两脚系
6、颌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以宣化第7、10号墓中的汉官服侍吏头戴直反系于顶上,令人不复系颌下,两带遂为虚脚幞头。直脚平展,左右交脚。曲脚朝天幞头①设”。在辽壁画的服饰中最为多见,而变化多样之幞头的种类很多,但形制之发展却有早幞头,则多见于宋、辽代中晚期的散乐大晚的不同。沈括所谈的多种幞头乃是宋以后曲图中,如白沙宋墓,宣化、阳原、大同以及辽的形制。早期幞头是从‘折上巾’发展而来。幞中京一带的辽墓等。宣化辽墓壁画的幞头有头的顶部是软胎的两带反系于顶部,双脚如近八种之多的不同变化,也是过去不多见的。翅为长圆形分列脑后两侧。如唐《韩氵晃文
7、苑由于伎乐多伶人,幞头除式样之变化以外,还图》,有人分析是五代十国的作品(图10),多装饰,上簪以金、银、罗绢之花,以增加美(见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七七,文苑感。宣化的壁画6、7、10号墓中的散乐人幞头图),和五代南唐《重屏会棋图》(注同上)。五上普遍簪花,我怀疑有的是用鲜花簪在幞头代传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文官戴上的,因为从画的风格分析所戴并非模拟作软脚幞头则更具代表早期幞头的形制。唯幞品。花的种类在当时有记载,一般的以茉莉为头顶壳已较前增高并隆起,是因为内部已加多。这里所戴花似是海棠之类,给人以鲜艳美了里层的原因。
8、总之,五代以前幞头形制是比观、清秀袭人之感。有的吹奏者戴有耳环和扎较单调的。在辽代壁画墓中,包括庆东陵、库有耳孔,显然是青年女子所扮演。仑旗等高级贵族墓中的壁画中,少见有五代散乐图中舞者装束非常华丽,扮者多为时期幞头形制。但《辽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