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ID:32501156

大小:9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09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_第1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_第2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_第3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_第4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归纳《鱼我所欲也》一、文学常识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是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选《》,该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二、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一箪食()一豆羹()蹴尔()勿丧()()苟得()所恶()不屑()不为苟得()为宫室之美()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通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通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通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通四、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得二者不可

2、得兼()则弗得则死()得之则生()则凡可以得生者()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于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 为宫室之美为之(     )    呼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何不为也    (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二者不可得兼       (2)故不为苟得也         

3、(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贤者能勿丧耳        (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翻译句子(1)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鱼,所欲  熊掌,亦我所欲     (比喻论证)(论点)生、义不可兼  1

5、、正面阐述人们能够“舍生取义”的道理得,舍生取义  2、反面指出不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        3、举例说明不舍礼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4、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谓之失其本心      运用对比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文段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

6、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

7、之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 (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8、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简答题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