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观初探[参考]

工资观初探[参考]

ID:32491891

大小:29.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工资观初探[参考]_第1页
工资观初探[参考]_第2页
工资观初探[参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工资观初探[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资观初探工资是指劳动者从事劳动,根据所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按事先规定的报酬标准,以货币形式支付给他们的劳动报酬。工资观是指社会及其成员对工资的看法或态度。对于企业而言,工资是获得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的必要代价;对于劳动者而言,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保障;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而言,工资属于分配范畴,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工资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而不同的工资观不仅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而且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宏观工资观就宏观层次而言,人们对工资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消费观和生产观两类,前者更强调积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后者更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工资

2、的消费观。从宏观角度来看,工资是属于分配范畴,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消费和积累关系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在劳动领域,我们选择了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在潜意识里,似乎高工资和高就业是一对矛盾,把高工资看成是实现高就业的障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低工资是吸收外资的主要优势之一,但时至今日我们才意识到,潜在的市场、潜在的购买力才是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我国的绝对工资水平是很低,但与较低的劳动效率相比,绝对工资水平低的优势并不明显或者根本不具备什么优势。在国民收入分配理论中,由于工资属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消费基

3、金的组成部分,而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之间的确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未能处理好消费与积累的关系,片面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工作中都要求严格控制工资基金的增长。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在宏观上一直严格控制工资总额,实行严格的工资计划制度,在微观上,即使到改革开放后还一直以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两个低于”等来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这些措施虽然在特定条件下是必要的,但其思想实际上体现的是工资的消费观。工资水平低必然导致购买力低下、有效需求不足、生产增长缓慢。这种事实上的工资的消费观制约了工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危害是有目共睹

4、的。2、工资的生产观。就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而言,工资作为分配范畴,其水平对消费水平有决定作用,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个人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市场的扩大,从而给投资和生产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强的刺激,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消费需求增长对投资需求、进而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在我们经历了短缺经济而进入了过剩经济之后,我们才不得不正视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采取了连续降息、消费信贷、发展教育产业、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来刺激消费,其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虽然这种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

5、至少说明,我们在宏观上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工资的确具有生产的特性。企业(微观)工资观在不同的企业中,人们对工资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成本观和投资观两类,前者强调工资的成本属性,后者则把工资看成是生产过程的要素投入。1、工资的成本观。传统的看法是:工资是一种人工成本的货币表现,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工资的成本观。以此出发,可以推理,既然工资是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成本又是影响产品价格乃至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企业必然要严格控制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和企业工资总额。纵观企业的种种做法,我们可以说工资的成本观还是很有市场的,例如,目前流行的口号“减员增效”就是一种

6、表现,企业里人多的确会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边际效益的下降,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企业效益不高的原因,人多起码不是唯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体制问题、产品的技术含量、原材料消耗、营销手段、劳动者素质等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事实上,许多国有企业的“减员”措施并未使其真正摆脱低效益的困境。进一步说,工资水平提高也不一定导致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降低,实际上,劳动者的绩效水平对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会大于人工成本因素。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的工资水平很高但同时其经济效益也高、产品竞争力也强就是一个例证。而我们的许多企业由于工资水平过低,以至于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

7、影响到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1992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每工作小时的GDP)仅为美国的10%、英国的12%、日本的14.5%、前苏联的53%左右。如果按照目前通行的判断即我国企业的富余人员为30%的比例推算,即使我国企业裁减全部的富余人员,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30%,也仅为美国的14%、英国的17%、日本的20%、前苏联的70%左右,劳动生产率水平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所以,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企业效益的差距,与其说是人多的结果,勿宁说是技术水平、员工素质、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