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ID:32477085

大小:2.34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2-07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_第1页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_第2页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_第3页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_第4页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本文以高炉风口为应用背景,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在ZQAl9--4铜合金表面制各了一层耐磨、耐高温氧化WC/Ni复合耐磨材料、自润滑材料G/Ni和Zr02/Ni和SiC/Ni复合渗层,考察了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相组成、渗层表面和界面的硬度分布、渗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以及复合渗层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渗层可分为表面复合层、粘结带和扩散层,复合合金粉料在高温铜合金液的作用下可以熔化并与铜合金液熔合。复合渗层与基体之间粘结带的存在,增强了渗层的结合强度,起到缓冲和降低渗层应力作用。增强颗

2、粒分布均匀,渗层组织致密,界厦结合良好。并且合金粉末元素从渗层表面到基体呈明显的梯度变化;渗层组织主要由Ni—Cr固溶体、硬质相CrB、CrB2、Ni3B、Ni3tSil2和增强颗粒组成,将显著的增强渗层的耐磨性能。渗层表面硬度由HBl30增加到HRC53,最大的显微硬度达到HVl687。渗层界面显微硬度从表面到铜合金基体呈连续梯度变化,最大显微硬度位于渗层的次表面。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渗层与铜合金基体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可保持一定的协同性。当WC含量为50%时,渗层的性能最佳,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分

3、别达到180MPa和150MPa(抗压、抗拉最大载荷位移分别为0.84KN、0.7KN和0.2ram、O.25mm),分别以渗层表面的部分崩塌和表面裂纹的形式失效;对于G/Ni复合渗层在压头位移小于0.25mm时,复合渗层与Cu基体保持着一定的协同性(5%G复合渗层可承受最大载荷为0.5lⅢ);而Zr02/Ni复合渗层随着渗层中Zr02含量的增加,渗层的断裂强度增加(25%Zr02渗层载荷为0.65KN,15%Zt02渗层载荷为0.4KN),并且渗层与基体保持着一定的协同性(位移小于0.2mm).复合渗

4、层明显地增强了铜合金的耐磨性能。在载荷200N、300N和速度0.848m/s的条件下,Ni基渗层的磨损率比基体铜合金降低两个数量级(从6.5X10—4mm3/L和9X10—4mm3/L到1.12X10。2mm3/m和2.85X10。2mm3/m),主要由于在摩擦过程中,摩擦热导致铜合金基体软化,从而降低其耐磨性能;而在0.848m/s、300N的条件下,WC/Ni渗层的磨损率较Ni基渗层的磨损率降低约一个数量级(从1.5X10-4mm3,L到9.0X10~mm3/L)。而对于G/Ni复合渗层中石墨并不

5、能有效的减小摩擦系数和降低磨损,这主要是在试验过程中,摩擦热导致摩擦环境的变化影响所致;但G的加入可有效的减小摩擦系数的波动和稳定摩擦系数。对于SiC/Ni复合渗层,由于SiC颗粒能与Ni发生反应,生成Ni—Si系列金属间化合物和石墨(C),从而在SiC颗粒表面到内部形成类似富勒希结构的组织。有效的增强了颗粒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同时生成的石墨c在摩擦磨损时,也可起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到减磨耐磨的作用。以预制层毛细管内流动的液态基体金属为分析单元,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影响渗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毛细管

6、两端的压差P、毛细管半径R、液态金属的粘度fl以及金属保持液态的时间t。根据分析以及试验结果可以将渗层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液态金属加热预制层;第二阶段为冷却金属液重熔,在铸渗过程结束后形成冶金结合层;第三阶段为毛细效应,在铸渗过程结束后形成表面熔覆层;第四阶段为冶金烧结,在铸渗过程结束后形成表面烧结层。关键词:铜合金;负压铸渗工艺;复合渗层;组织结构;性能Ⅱ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nthispaper,awear-resistantandhightemperatureoxidation

7、—resistantoftheinfiltratedcompositelayerofWC/Ni,G/Ni,Zr02/NiandSiC/Niwereproducedonthebronzesurfacethroughvacuuminfiltrationtechniqueaccordingtotheworkconditionsofblastfumace.Themicrostructures,elementdistribution,phase,hardnessofsurfaceandCROSS-section,

8、bendingstrengthandwear·resistanthavebeeninvestigated.Theresultshowsthattheinfiltratedlayerwascomposedofthreelayers,thatis,surfacecompositelayer,bondlayeranddiffusionlayerbecausethecompositematerialpowdercouldmeltanddissol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