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

ID:32429839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_第1页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_第2页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修身、齐家、治国及其之间的关系摘要:《大学》通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修身”则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和根本,它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矛盾而统一的关系。“修身”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就是“独善其身”;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则是“兼济天下”。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

2、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内圣外王道德修养矛盾统一修身——内圣之道《大学》提出的“修身”途径主要是指“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步骤: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大学》认为,修身的起点是格物致知,《大学》对格物致知没有作过多的解释,但通过一些学者的注疏,可以看出,所谓“格物”就是指“对自然外界进行研究”,“格物”、“致知”是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两个步骤,“格物”的逻辑结果是获得了对万事万物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而这正是“致知”的内在含义,而“致知”的来源首先是主体对客观外界事

3、物的认知,所以《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致。”在修身的第一步完成之后,《大学》又提出了“诚意”、“正心”的行为步骤。关于“正心”、“诚意”,《大学》做了详细的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惶,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在《大学》看来,所谓“正心”就是摈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能正常发挥其辨知事物的功能,即是要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儒家所强调的“正心”主要是指遵守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各项行为

4、规范。对于“诚意”,《大学》说“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先有对社会伦理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主体内心树立真正“修己”的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诚意”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独善其身,就是表里如一,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满足。《大学》又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至此文章提到了“慎独”,然而何谓“慎独”?《大学》解释说:“3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

5、其独也。”“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主观意识较强的一种修养行为,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条件的约束,也不借修为的幌子而专做给别人看以钓名沽誉。后世大儒对“慎独”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阳明、清代曾国藩等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养原则。齐家、治国——外王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道德修养中的外王阶段。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是外

6、用发挥的不断扩大过程。《大学》认为能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能够用“礼”规范和约束自己及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就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三者中,齐家是基础。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政治观和社会观。儒家从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构想,家庭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父子关系可推广为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可推广为朋友或平辈关系;夫妻关系可推广为异性关系。能处理好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就能处理好家庭之外的各种人际关系。正如《大学》所云:“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7、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大学》十分强调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又云:“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孔子亦十分重视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治理国政时以身作则、表率的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总之,儒家十分强调人际关

8、系的作用,儒家文化亦是一种人际关系取向的文化。因此,重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并养成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外王之道的必要条件。修身、齐家、治国的矛盾与统一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家、国具有同质同构的特点,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因此,家、国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家之不齐,国必将不治。因此在儒家看来,德备于家,则家事洽和;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