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04940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从“移情说”探源中西审美观念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移情说”探源中西审美观念的差异【摘要】各个民族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审美观念的千差万别。“移情说”在中西审美文化里均占有重要地位,从“移情说”不难看出,在哲学基础、天人关系、地理环境、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使得审美上存在着差异。【关键词】移情说;审美观念;差异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这就必然造成各个民族之间审美的差异性。其中的差异性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心理等各方面有关系。例如日本民族的审美观念中“物哀”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印度民族由于人口、宗教
2、、历史等的复杂性也使得美学观念也相对复杂多样,而古代阿拉伯文化中则崇尚以自然为美,以俭朴为美、以纯净为美。可见,各个民族之间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差别,尤其是中西方的审美观念更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值得探讨和交流,这里以移情说为例来分析中西审美观念的差异。在中国人的移情说中,由于中国古典审美讲究天人合一,认为自然是和人一样有感情、有生命、有精神的,例如中国短篇文言小说《聊斋志异》里花鸟虫鱼莫不是有生命和灵魂的个体,有人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鲜活感情。所以,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或审美欣赏中强调主体的消失,主客体
3、浑然一体,‘物我两忘’。”[1]著名的庄周梦蝶的情境,“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而在西方的“移情说”中人是处于主动的中心地位,外界是空洞的、无生气的,因为有主体精神特质的注入,原本空洞、无生气的外在世界灌注了生气和活力,具有了生命力和创造力。移情过程呈现出由人及物的过程[2]。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西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不同。比如中国古典审美中提出的“物感”,而在西方的审美中则强调反映。物感说的哲学基础是感应论,讲究天人合一的感应,重心在“感”,刘勰在《文
4、心雕龙》中说道;“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反映论的哲学基础是反映与求真,以达到对“物”的认识,尽管不可排斥主体情感、心理等因素,但重心在于“物”。如《诗经·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初杨柳依依随风飘扬,如今归来时,大雪漫天飞舞。仅仅从情境的改变却写出了时序的今昔之差,写出了物候的春与冬的变迁,也写出了人生途中往来的漂泊与无奈,的确是感物而吟志。在中国的“物感说”中,“物”是启情之物,未必是表现之物。情缘于物,而物附于情,非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物。
5、强调审美创造中物我统一,感应关系而非反映或者认识关系,这一关系主要受制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其过程表现为物——情——诗。郑板桥的画竹过程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正是由物生情再得画。西方文论中的“物”是纯粹客观对象,建立在经验、技艺的基础之上,物我之间是认识、反映的关系。这一点尤其从中西方的绘画风格中可以看出来。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多讲究情致、神韵,强调超脱于绘画之外,如同司空图《诗品》中所谓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在西方传统的绘画形式油画里,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周围影
6、像,甚至是微妙的光线都会清晰明朗地表现出来,达到体现真实和反映现实世界的目的。在中国文论传统中的“物感说”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下,文学作品中重传神,讲究意境,产生了意境这一独特定的文论范畴,追求一种美的艺术境界。西方由于受反映论影响,强调将主体意识灌注于物之中,使物具有生命感,尽量表现出真实和客观,强调描写出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形象以反映世界的本真面目,产生了典型的范畴,追求一种真的艺术境界。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7、人物。”[3]中西在天人关系上的差异。这一点承接着上面所述的哲学基础而来。哲学基础的差异具体来说也体现在天人关系的差异上。在中国人眼中,天与人是同一关系,合二为一。在很多东方国家里都有一种泛神论的观点,他们都认为自然万物是有灵性的,日本、印度、中国等很多国家均如此。在中国的各种民间传说和传奇小说中,有多种神灵。最明显的如著名小说《西游记》中,即使是人类不甚了解的宇宙天堂,人们也为之设立了天庭,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为首的众多神仙们,他们一起管理着与人间世界一样等级森严,有背叛也有友爱的仙界,自然界有
8、多种花与树的精灵,她们遵循自然规律生长枯荣,大陆上有土地神管理一方土地上的大小事务与安宁和谐,海水里有龙王司人间水域的风浪降雨,领导江河湖海中各种虾蟹鱼蚌的生活。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有独特的情态和性状。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发展中与之交流沟通,将之作为人类的伙伴。人与天是和谐的、安宁的。在西方国家中,天人关系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天控制人或者人征服天。我们不妨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为例,在古希腊社会,身处海洋环境,商业经济发达,自然的变化无常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