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余子侠内容提要抗战时期,为了救济青年失学并发挥教育功能以增进抗战实力,国民政府先后创办了30余所国立中学,改写了中央向不直接办理国立中学的历史。这种中等学校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内容和师生成分等方面均异于平时。它的创办,既抢救了战区大批中等教育人才,使东部地区中等教育现代化不致中断,又促进了西部地区中等教育的开发和发展;既推动了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体进步,又充实了民族有生力量,从而支持了抗战大业。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学中等学校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日寇对
2、我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先后侵犯,我沿海沿江各重要城市相继沦陷,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的摧残。寇蹄所至,黉舍为墟,广大师生,流离失所。为了维持各地中等教育于不坠,救济青年失学并发挥教育功能,增进抗战实力,最高教育当局先后在战时创办了34所国立中学(下文简称国中)。!这种在极度窘困的战争环境中特设的中等教育机构,不仅改变了教育行政系统职权划分方面中央向不直接办!本文所言国中,系指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各有关省份(主要在西部地区)设置的各自独立的国立中学,不包括其时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所附设的16所高校附
3、中。∀80∀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理国立中学的历史现状,而且在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上也有所变更,更重要的是使中等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不致中辍。对国中的创办进行历史透视,既对中国教育史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对今日西部地区中等教育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国中的创办,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教育应变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教育事业为救济战区撤退之公私立中等学校员生而兴,随着战争的变化而不断有所变迁和发展,抗战胜利后走向消亡。国中的创办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然其历史起点,可追溯到日本
4、占领东北初期。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和摧残下,东北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被强行关闭。其时不少东北教职员生为了坚守学校教育阵地,增强抗日救国实力,转迁流亡到华北等地。为了救济撤退关内的东北失学青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先是设立了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对流亡关内的东北学子进行登记救济。1934年,为安置中学教育段的东北师生,在北平创设了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同时,为筹措安全的校址,在首都南京择地鸠工。1936年10月,该校在南京板桥镇的校舍落成,当年12月大部分员生即南下转入新校开课,北平临时校址改为分校。
5、1937年11月,因南京成为战区,该校又转迁湖南湘乡,并于翌年6月开学,北平分校旋告结束。不及两年,因湘北战事紧张,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又于1939年6月取道广!笔者认为,1939年4月国立中学依设立次序更改校名之前为国中发展之前期;更改校名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其发展中期;自后为其发展后期。∀81∀%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3期西迁入四川威远。!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设立,开启了由中央政府创办国立中学的先河,但作为一种学校制度的确立,乃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为了收容和救济七∀七事变后相继沦陷的华北、华东、华中
6、等地流离失所的广大师生员工,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抽出了一定的人力财力,一面对沦陷区公立中小学教职员和公私立大中学校学生进行登记,一面在豫、黔、川、甘等省筹设临时中学和组建中小学教师社会服务团,借以维持濒临中绝的各地中学教育。由是国立中等学校制度随着战争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战时国中最初以临时中学的名义出现。当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正拟从南京转迁湖南之际,因其时平、津等沦陷区师生纷纷流亡到河南,国民政府教育部即于1937年10月派员前往开封着手办理平、津流亡学生的登记工作。随着黄河以北相继陷敌,河南的员生日益增多,教育
7、部于当年11月设冀察绥平津中等学校通讯处,先后在开封、许昌两处登记收容华北战区各省市中等学校流亡员生。旋因陇海、平汉两路告急,教育部即将登记接收之员生转往南阳筹办国立河南临时中学。不久时局更形紧张,南阳亦成危险之#地,遂于1938年2月初转往淅川山区择地设立。与此同时,随着上海、南京等华东一线各大中城市失陷,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12月决定在汉口、重庆、宜昌、长沙及贵阳等地设立登记∃处,并拟在黔、川、甘等省择地添设临时中学。其中国立四川临时中学和国立贵州临时中学相率于1937年12月成立。前者择址!蒋
8、致远主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4编第2章,台北,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55页。#邢子义:%国立第一中学在淅川&,政协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第46辑,1993年版,第81页。∃%救济战区学生临时中学将开学&,1938年1月11日%大公报&(汉口版),第3版。∀82∀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四川合川,收容汉口、宜昌、重庆等处登记之京、沪、苏、浙、皖一带撤退之合格师生;后者择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