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频考点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

ID:32385636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_第1页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_第2页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_第3页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生活高频考点2012-4-15一、文化生活主观性试题高频考点1、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特别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2、文化对人的影响(方式、特点、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3、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4、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途径)5、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和融合6、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7、如何解决文化生活中的落后和腐朽问题二、具体知识: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重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又反

2、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即文化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重点)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②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有利于抵制西方少数国家借

3、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文化霸权主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重点)(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的应对策略: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

4、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尊重文化多样性(重点)(1)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因: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

5、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5、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1)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6、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4)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6、文化传播与中外交流的意义(世界文化的繁荣、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7、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2)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

7、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立足社会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8、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意义: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途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

8、我所用,还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保守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9.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是根基、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