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

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

ID:32384024

大小:52.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_第1页
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_第2页
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_第3页
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样样都吃,七八分饱  现代人越来越不会“吃饭”,很多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都和饮食有关。“食饮有节”有三层含义:一是要节制饮食。孙思邈提出,吃饱时吃八分饱,不要饿得很厉害再吃饭,这就是告诫要节制饮食的量,同时要有规律的饮食。第三“谨和五味”,甜酸苦辣咸是五种营养成分,应保持一种均衡状态,这样才不会致人于病。因此,饮食是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三荤七素,多吃水果,样样都吃,七八分饱,营养均衡,咸淡适度,戒烟限酒,健康可图。  民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即是说在冬天吃牛羊肉等阳气盛的热性食物时,适当加入萝卜、白菜等性属寒凉之品,能起到

2、调和温热太过的平衡作用;反之,夏天人们喜多食寒凉之西瓜、苦瓜、冷饮等食品,而寒凉太过会损伤阳气、肠胃,所以适当配合吃些姜类温热性质的食物。  植物油吃太多也会肥胖  国人炒菜爱放油,很多人误以为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加重动脉硬化。实际上并不如此,植物油的热能和动物油并无二致,每二两都是900千卡热,吃进去消耗不掉就会变成自己的脂肪酸,很多人就是因为吃过多的油而造成肥胖和超重,造成各种高血脂、脂肪肝等慢性病。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植物油每天每人25克,也就是半两,但现在全国平均人均44克,远远超标。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大的运动量来消耗掉这些油。  如果经常在家吃饭的话,

3、可以充分发挥限盐勺和控油壶的作用。如今有两口人在家吃饭,就拿限盐勺倒出12克盐来,放在一个干净的小碗里,炒菜放完这些盐就不可再加量了;控油也是一样的方法,用控油壶量出50克油放在一旁,提醒自己“这就是一天的量”。慢病预防知识小贴士心血管病人防“突发事件”  冬季“突发事件”,最可怕的非猝死莫属。据了解,猝死人群中有90%属于心肌梗死。有数据显示,早晨6点到上午9点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时段。心气午时(11:00-13:00)最旺,子时(23:00-1:00)最弱,因此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千万不可在早上6点到上午9点心气还没有旺的时候外出晨练,推荐下午锻炼。  心血管病人有些综合征

4、,若不注意也可能酿成“突发事件”。甘油三酯高,勿酗酒,以免导致胰腺炎;尿酸高,勿饮酒尤其是啤酒,以免诱发痛风;前列腺肥大,饮酒要节制,以免尿潴留。  好胜,A型性格最伤“心”  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锁事上……这一类白领通常具有现代心理学认为的A型性格。  A型性格最伤“心”,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心病也需心药医”,善养身者,必先养心,心脏病患者要加强心理调节,乐观精神可能

5、有助于减缓动脉硬化的过程。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注重道德品性的养生。孙思邈说:“养生必先养性”。心理健康,是长寿的必须条件。上海有800多位百岁老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多数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家庭和睦,子女孝顺,邻里关系融洽,且乐于助人。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的饮食方案1.主食:根据自己的劳动强度或活动强度制定全天饮食。职业男性一天以350~450克谷类食物为妥,女性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应适当减少。休息或卧床者,男性的主食量为250~300克,女性为200~250克。肥胖者进食量限制应严格一些,而瘦弱者则可适当放宽。2.蔬菜类:

6、量及种类无特殊限制。3.肉食类:避免高脂食物,可选择少量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4.豆、奶制品及蛋类:此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与肉类一样,每顿适量便可。如早餐可食300毫升奶或豆浆,或一只鸡蛋(有高脂血脂应少吃蛋黄),外加50~100克主食。5.水果: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天可进食少量水果,但应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橘、柑、葡萄、荔枝等,并适当减少饭量。血糖未得到满意控制者,最好不吃。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育过巨大儿;年龄超过40岁;肥胖者;糖耐量异常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痛风;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标老年人:降糖不能过快过猛,一般建议将空

7、腹血糖降至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9~10mmol/L。年轻患者或有并发症者:血糖控制应严格一些,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6.7mmol/L。高血压防治知识哪些因素会引起高血压遗传;体重过重;钠盐摄取量过多;饮酒过量;心理或社会环境刺激;缺乏运动;吸烟;怀孕、药物或其他疾病。非药物治疗:控制体重、少食盐、避免吸烟、避免饮酒过量、增加体力活动、放松心情。药物治疗:按医嘱合理选择、长期坚持有规律地服用治疗高血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