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我国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第5期Vol.40(总第286期)No5,2011GLOBALEDUCATION对我国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思考郑渊方摘要面对教师教育新形势,高师院校都在积极筹划改革。本文针对改革中倡导的4+X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对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些想法。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作者简介郑渊方/福建师范大学讲师(福州350007)位模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还主要由师范一、关于4+X人才培养模
2、式的思考大学承担,一些国家重点高师院校已经实施了4+X教师教育模式。例如,从2001年开始,北京(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师范大学就贯彻教育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4+X人才培养模式是发达国家在一定的构并率先实施了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采用了4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将师范教育发展的重点从数+2培养模式,随后提出大学+师范的教师教量的扩展转向质量的提高,从提高教师学历转向育体制改革和4+X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华[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必然结果。4+X模式东师大提出4+1+2的师范硕士生培养体系,用实际上是一种
3、高学历教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意人学校全程参与招生与培养过程,在全国高校开味着所有中小学教师都由高校培养。将教师教育创了高学历教师教育新模式。东北师大对师范专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范畴,最初源于德国。德国的业的人才培养,实施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育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2005年之前,德即实施3+0.5+0.5+2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国教师教育采取定向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培养工程(3是指前三年的基础理论学习的主学术水平等同于大学的硕士学位,还要在专门的要阶段,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同时也要完成教师培训机构和实习中学完成两
4、年的学习和实部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前一个0.5是指半年的习,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应教育实习阶段;后一个0.5是反思性、发展性学[2]聘教师岗位。受德国的影响,法国、英国、美国分习阶段。2是指两年的教育硕士的学习阶段)。别与19世纪初、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均开始目前,一些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也开始试行4+X[3]由大学承担教师培养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但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后,美国的大学后教师教育以及与之相应的4+(二)两种培养模式的分析X双专业模式成为引领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典4+
5、X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师范教[4]型代表。在2005年以后,德国在欧洲高等教育育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一是学术性课程与一体化和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压力下进行了一系教育类课程的组合方式不同,二是所培养的教师列的改革,确定在教师教育领域引入学士/硕学历层次不同。4+X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5]士分级培养。分级培养增加了本科学生职业选于它有助于解决教师教育中的学术性课程与教育择的灵活性,但其教师培养仍然是4+X硕士学科学类课程之间的矛盾,有助于高学历高质量教50师的培养。而传统的培养模式特点是:4年的本道教学手段、方式方法
6、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而科、3年的专科教育中,通常前两年是学校的公共应有所不同。虽然在学科教学法理论学习和教学课程与学术性课程,从第三年开始教育科学类课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一定了解,但缺乏专门有程与学术性课程混合、交叉,师范性课程一般占总针对性的训练,他们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措学时的10%左右;后两年的课程模式就是所谓的施的认识是比较肤浅和模糊的。更为可惜的是,学术性和师范性争论不休的源头,而且培养目前迫于就业压力,一些学校出现每年都有个别的教师学历只有本科或专科。学生就业于小学,虽然这些学生表面上是降低身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素质教
7、育的实施,对高份到小学,但由于他们所经历的高师学科教育教质量教师的要求日益凸显,国家已经将教师教育学实习、见习的都是在高中或初中,不了解小学生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面对小学生,他们的不适[6]位。传统的培养模式似乎不能满足高质量教师应是可想而知的。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培养的要求,这使传统的学术性课程和教育学科育资源的浪费和教师教育的低效,也不利于高等课程与训练混合、交叉进行的模式遭到越来越多师范大学良好声誉的形成。[7]的批评。另外,由于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将使高师院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
8、两种模式最明显的区校生源数量和质量将因综合性大学的招生而趋向别是:4+X模式增加了X年的培养时间,培养分散,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日趋激烈。再加时间长,学历水平高。那这种模式的优势到底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