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整理

古诗词鉴赏整理

ID:32376541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古诗词鉴赏整理_第1页
古诗词鉴赏整理_第2页
古诗词鉴赏整理_第3页
古诗词鉴赏整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关于下文中省略号的解释:本文中省略号代表诗歌中出现的有关内容或某些不确定的内容相当于“什么”,而后者有的则需您亲自分析判断。例如在分析人物形象中①处的省略号:前者表示诗文中出现的关于描述人物形象的字、词、句(或者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概括);后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需要结合语境判断】另外这是福建版本不知道其它地方适不适用。A.分析人物形象①写了……,刻画了……的人物形象②使用了……的手法(指描写手法),写出了……(指场景)的特点。(第二点也可以是:概括了……的形象特征/社会意义,蕴涵了作者……的感情)③表达了……▲关于人

2、物形象的概括:(需灵活应用)❶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淡薄名利、淡于富贵、不求荣华、清高❷心忧天下、忧国忧民❸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热爱生活、对官场的厌恶、超然物外、流连山水、闲逸旷达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❺矢志报国、慷慨愤世❻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羁旅之愁❼忠心报国、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向往和平❽离别时的无限忧伤与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❾不畏艰难❿抑郁难耐、孤独无助B.分析景物形象①描绘了……的画面。②营造了……的氛围特点。③作者因……(如为什么伤感),体现/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景物形象: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纯真

3、、大雪纷飞▲景物有分为乐景与哀景,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雄伟、气势雄浑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写景角度(这个比较重要):1.动静、2.视觉、听觉、3.色彩、4.空间(远近)、5.虚实(想象)▲作者感情:愉悦、欢快、激动、豪迈、沉痛、悲愤、哀伤C.分析事物形象①描绘了……的物象②体现了……(物象)的特点③由于作者……(经历、感情),而寄托了……的感情。▲意境(由意象组成)有关的描绘词:生动、活泼、优美、壮美、明媚、恬静、寂静、冷清、清幽、热闹、辽阔、浩渺、朦胧、雄浑开阔、苍凉悠远、凄迷A.炼字(从表达技巧/表象手法

4、→分析)①这个字在句中的意思是……{或运用了……(修辞手法:活用、拟人、通感)}②这句话描绘了……的景象③烘托/渲染了……的意境(或表达了……的感情/艺术效果)▲不同词性的作用:❶形容下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历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❷动词:化静为动,更加形象深动,具有动态美❸叠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❹虚词:疏通之气,开合互映,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B.炼句①描绘……的景象(写出内涵与内容)②(简析写法或内容)③营造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句子的作用:点明主题、呼应题目、卒章显志、已景结情C.赏析诗

5、眼-------关键字①该诗的“诗眼”为……②(结合诗句)突出了……,营造……意境,起到了……作用(如在结构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D.诗的语言风格/特色/特点(意象→意境→分析概括特点)①该诗的语言特点为……②从……(结合诗句)中可以体现③表现了……的思想感情▲语言特点:沉郁顿挫、绮丽典雅(形容典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起奔放、悲慨沉郁、朴实无华、话梅绚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凝练、隽永▲语言风格: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辛弃疾)、朴素自然(陶渊明)、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田园诗)、幽默讽刺、清新自然、诗中有画

6、,画中有诗(王维)E.表达技巧㈠表达方式:1.记叙(用记叙的方式写出了……)2.描写(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刻画出……)3.议论(点出……)4.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情)5.说明㈡修辞手法(不包括表现手法)①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把……比作……,突出……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②借代(部分代表整体、具体代表抽象、特征代表本体)使语言简练含蓄③夸张:运用夸张手法,更突出、鲜明地表达……)④对偶:运用对偶手法,使……与……形成对偶,使语言简练、意义集中含蓄⑤比拟:1.拟人(把人当物写)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

7、更形象生动。2.拟物(把人当物写)⑥排比: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⑦设问:1.在开头---带动全篇2.在中间----承上启下3.在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⑧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⑨顶针⑩互文⑪双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⑫象征(见下文)⑬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⑭重章复沓(高考不考)⑮通感(把不同的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㈢表现手法

8、(包括修辞手法)①用典:1.借古抒怀2.加深诗词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3.使诗词更典雅(如:借……,讽刺了/赞扬了……,表明了作者……)用典数大多数是借古讽今②想象:通过极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将……展现出来③衬托或烘托(包括正衬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