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75981
大小:3.03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2-03
《上海电信“校校通”广域骨干网络互联方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校校通”——连锁行业的楷模第二章“校校通”工程项目背景2.1项目背景2.1.1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当今,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各国都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教育。在我国,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和教育资源的匮乏,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已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教育需求。2.1.2教育发展趋势一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近年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提
2、供了全新的实现方式,也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信息技术将教育信息资源电子化,使教育信息资源的低成本、高效复制、检索成为可能;网络技术使教育信息资源的快速、低成本、远距离传播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得以实现。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一网络教育。网络教育以其教育资源的市场化,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接受教育模式,也为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当前,我国面临着加入WTO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和挑战,
3、教育如何面向世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借助网络(INTERNET),可以使得教育面向世界迅速实现。因此教育的信息化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市第4页共112页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校校通”——连锁行业的楷模场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必然。2.1.3国家和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党和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对教育信息化的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实施步骤、资金支持和组织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
4、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或局域网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教育部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并于2000年11月14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该通知中对“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以及实施方式作了明确的定义和要求:“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
5、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要把地(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纳入“校校通”工程建设规划。”““校校通”工程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学管理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和统筹。”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上海市完全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全面实现“校校通”。第5页共112页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6、论文第二章“校校通”一链锁行业的楷模2.1.4上海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在上海市由于各级单位领导认识到位,广大教师、学生积极性高,因此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较高,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统一领导,也存在重复投资建设、发展不平衡、运行维护费用高、管理不规范、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特别是各级己建成的校园网由于没有互联或互联范围小,使大量教育信息资源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实现共享,从而形成了诸多信息孤岛的局面。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校校通,通校校”。2.1.5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建
7、设目标上海市政府和市教委的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校校通”重要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2002年3月28日举行的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申城“校校通”工程全面启动,这标志着上海教育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再次“提速”。会上,市教委还与上海电信等单位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海“校校通”实事工程完成后,将实现三大标志性成果:全市中小学按生均比例配置电脑,即高中每8人1台电脑,初中每10人l台电脑,小学每15人1台电脑;所有中小学全部能连网,其中大部分学校通过专线连网;全市各高校和各区县教育局以宽带方式实现网络联接,所有教育单位以统一
8、的“上海教育域名”(sh.edu.cn),实现教育信息的互通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内信息技术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程度地把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向社区延伸,为市民服务;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制定明确措施,有效配置社会信息化资源,调整市场发展策略,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