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74159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冷风库苹果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本冷库标准参考了以下标准的内容 2.1ISO1210-1976《苹果-冷藏指南》 2.2ISO2169-1981《水果蔬菜-冷藏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3、入库苹果的质量要求 3.1适于冷藏的苹果适期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方法 3.1.1感官指标,各品种的果实应具有本品种的果型、大小、色泽(含果肉、种子的颜色)、质地和风味,可借助标准色谱表或经验来判断。 3.1.2硬度,采用果实硬度来测量见表1。 3.1.3化学成分的测定,适宜的糖(或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和固酸比可反映果实的成熟度。一般采用糖量计来测定
2、可溶性固形物,滴定法测定酸的含量。 3.1.4果实生长发育开数。各品种从盛花到果实成熟都需要有一定的天数,不应早采。 3.1.5果实生长积温,指从开花起到第九周止每天记录最高和最低温度,平均后减去基础温度数,累计至第九周末的温度数,可决定苹果的成熟度和采收期。 每日计算公式: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7.2C 3.1.6果实淀粉含量的碘显色反应参见附录B. 3.1.7果实乙烯含量,在果园内分片定侏定期取样测果心内乙烯含量,确定适期采收. 上述任何一种确定适期采收的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一
3、,只有同时采用其中2-3种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3.2入库前苹果的基础指标 产地入库时基础指标风表1,销地入库前应重新抽样检测确定. 3.3入库果的质量要求 入库的苹果应当是洁净新鲜的,无明显地机械伤、无虫口、无任何可见的真菌或细菌侵染的病斑。产地入库时机械伤果不能超过百分之三;销地库入库时机械伤果不能超过百分之十。 3.4预处理及入库,果实采收后应做必要的药物和其他处理,并迅速预冷降温及时入库冷藏。 4、冷藏技术和质量要求 4.1库房准备 4.1.1入库前进行库房灭菌消毒并及时通风换气。
4、4.1.2入库时库房温度应预先降至0—-2C。 4.2入库量 4.2.1根据不同包装容器合理安排货位、堆码形式和高度。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力求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 4.2.2按品种分库、分垛、分等级堆码,为便于货垛空气环流散热降温,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每立方米不应超过250kg,箱装用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20%的贮量。 4.2.3为便于检查、盘点和管理,垛位不宜过大,入满库后应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 4.2.4货位堆码要求 4.2.4.1距墙0.20-0.30m. 4.2.4.2距冷风
5、机不少于1.50m. 4.2.4.3距顶0.50-0.60m. 4.2.4.4垛间距离0.30-0.50m. 4.2.4.5库内通道宽1.20-1.80m. 4.2.4.6垛底垫木(石)高度0.10-0.15m. 4.3适宜冷藏条件 4.3.1温度 苹果预冷后入库有利于迅速进入适温故知新贮藏环境。入库期间库房温度尽量避免出现波动,库房入满后要求48h内库温进入技术规范状态。不同品种苹果贮藏适宜温度。 4.3.1.1温度的测定,库房温度可以连续地或间歇的测定。温度的连续测量或用具有直接读数的记录仪来完成,
6、没有记录仪时人工观测。 4.3.1.2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的精度不得大于0.5c。 4.3.1.3测温点的选持和记录 温度计应放置在不受冷凝、异常气流、辐射、震动和冲击的地方。点的多少视库容而定,即有测果体温度的点,又有测空气温度的点(应包含射流起始回流点)。每次测量后都应详细记录。 4.3.1.4温度计的检验 为使测量度精确,温度计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校正。 4.3.2湿度 4.3.2.1贮藏期间的最适相对湿度为85%-95%。 4.3.2.2测量湿度的仪器,精度要求在±5%,测点的选择与测温点同。
7、 4.3.3空气环流 库房内的冷风机应最大限度的使库内空气温度分布均匀,缩小温度和相对温度的空间差异,从包装中带出贮藏产品新陈代谢产生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货间风速为0.25-0.5m/s. 4.3.4通风换气 由于苹果的代谢活动会排出和积累有害气体乙烯和挥发性物质(乙醇、乙醛等)。故贮藏前期可利用夜间或早上低温时适当通风换气,但要防止引起库内温湿度较大的波动。 4.4贮藏寿命及贮藏指标。 4.4.1在任何条件下,贮藏期限不得延长到影响苹果的销售质量。为此,必须定其抽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品种苹果的预期贮藏寿
8、命。 4.4.2苹果出库上市销售时,中期贮藏(4个月以上)的硬度不低于5.5kg/cm;长期贮藏(6个月以上)的硬度不低于4.5kg/cm。 5、检测规则和检测方法 5.1产地,入库果的检测规则按照国家收购标准执行。 5.2销地,苹果入库前应重新进行检验登计入库质量。 5.2.1同品种、同等级、同车次到货同时到货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