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67508
大小:55.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苟活到现在的我”之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苟活到现在的我”之辨析兼谈引号使用河南省武陟一中崔斌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的文段: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其中“苟活到现在的我”的解说多不能使人满意。经典的说法是:作者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这让人莫名其妙。要弄清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不妨这样来标注:1。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2.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2、3.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4.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本句是一个并列复句。根据定语的逻辑顺序特征,句1第一个分句可以这样切分:①她不是学生,②她不是我的学生,③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学生,④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第二个分句可以这样切分:①是青年,②是中国的青年,③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④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根据分句间的照应,全句整合为:①她不是学生,是青年。②她不是我的学生,是中国的青年。③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④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
3、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句2第一分句只有一个定语——“苟活到现在的我”。该句不能切分成“她不是我的学生”。这个定语也是个定中式结构,中心词就是“我”。“苟活到现在”修饰“我”,限定“我”的特征。问题是:该成分加了引号后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在修饰中心词“学生”时,就带有形容词词性(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那样的学生),表现其特征。3其实,定语本身就有表属性、性质、特征、范围、归属等多种含义。这样有趣的现象很多。例如“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就是“代表人民利益”。就不能理解为“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对“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就代表不了,或不
4、能代表。因为“人民”是一个政治术语,其定义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实际生活中,正确理解这一关系的例句很多。例如:5.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超女”的学生,是为了音乐而死的中国的青年。(www.blogcn.com/user16/yayashuiqing/blog/2《张靓颖是我心目中的超女总冠军.》)6..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散户,是为了散户而死的中国的股民。(网址同上《纪念在南京因深套而自杀的一散户》)7.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庸人,是为了世界而死的世界的青年。(“中华少年文学网”)这几个例句意向显豁,显然都指向形容词般的性质与特征。句3和句4,从逻
5、辑学角度看,只是强调了被引用的部分,其基本意义如同句1。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这样理解:这里的“苟活到现在的我”指的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的苟且偷生的人们,是与英勇斗争牺牲的“刘和珍”们相对比的一群。鲁迅虽然在自己的文章中自责为“苟活到现在的我”,但在这里却发扬开来,已不再是指他一个人了。我们认真分析文章,也可以认定这一观点的正确。本段三个句子,三个层次,第一层: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客观;第二层:我不敢称其为学生――自责;第三层:刘和珍是中国的青年――赞扬。如果一定要指“作者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那一定要将这一个句子修改为:她不是如我般苟活到现在的学
6、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纵观全篇,标点多有舛错。鲁迅毕竟是上世纪初的作家,标点符号还是个新生事物,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也在所难免。这很正常,我们不能神圣化,以致牵强附会,曲意求解。如第一部分中有这样的文段:……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上面文段按照现今规范标点应是这样的:8.……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9.……前来问我,“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
7、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3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道”字引出下文必须是直接引语,因此后面应为冒号。直接引语在表现形式上看,强调的是说话时的情状,但是,从“我”的回答以及“她”的“正告”来看,又为一般性的陈述,没有强调的是说话时的情状,因此不必用直接引语。而“她”的“正告”的内容,带有强烈的情绪,又引出整个下文,因此,只有用直接引语才能充分表现得出。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这样理解:句8如同小学生笔录,标点正确却未能表情达意;句9精当地使用了标点,淋漓地表现了说话人的情感和当时的氛围。用在引文末尾的标点很有讲究。若引
8、文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引号内。10.我读高一时的英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