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式英语”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中式英语”是中国人英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形成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文章拟从思维方式、用词差异和习惯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一条学习纯正英语的捷径。关键词:中式英语;思维;主体;客体TheCausesandExpressionofChinglishAbstract:"Chinglish"isthemostpopularphenomenonamongChineseEnglishlearners.Thisarticleexaminesthebasicreasonsfromitsculturebac
2、kgroundsuchasthewayofthinking,viewsonvalue,expressinghabits,etc,tohelpfindashortcutinEnglishstudying.Keywords:Chinglish;thought;subject;object人学习英语过程中因偏差而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旧称“洋泾帮”英语。英语在被“本土化”时,由于脱离了其形成使用的特定语言环境,当地语言主体自然会根据自身特点按自己主观意愿对其加以改造。其代表性的特征构成了现在的“中式英语”的框架,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是造成汉译英时“中式
3、英语”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思维方式的差异1.个性与共性偏重的不同西方文化强调尊重人的个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看重的是共性。英语里“先个体,后集体”的特征十分明显。以人名和地名的顺序排列为例,其规则为“先名后姓,先小后大”:如在人名“TomSmith”和“AdamHenry”中,“Tom”和“Adam”是代表个性的“名”,“Smith”和“Henry”是代表共性的“姓”(英语是“Familyname”,即家族名)。汉译英时,亦应“入境随俗”,以符合西方习惯为原则,常规做法是先翻译中文名,再写姓。如“王小华”,应拼为“XiaohuaWang”。.地
4、名翻译也是如此,如“中国郑州金海路2号”应翻作No.2,JinhaiAvenue,Zhengzhou,China(从小到大,从个性到共性)。许多人的习惯做法是按汉语语序照搬,这是明显的“中式英语”的表现。2.主体与客体偏重的不同西方思维通常以事件的客体,即事件本身为研究对象,而中式思维更关注的是事件的主体,即事件中的“人”。对事与对人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理解表达上的差异。如在下列反意疑问句中:“你不会买那些书,对吗?”Youwon′tbuythebooks,willyou?答句1:“是的,不买。(No,Iwon′t)”答句2:“不,我要买。(Ye
5、s,Iwill)”.答句1中汉语前半部分肯定的是“对方的观点”(即:是的,你说得对),针对的是问话的主体,后半部分否定的则是“买书这件事本身”,答句2的构成也是同理。前后两部分相悖,不违背汉语语法规则。而英语整体肯定或否定的是“买书这件事”,针对的是这句话的客体,语法要求句中前后两部分或肯定,或否定,必须完全一致。反意疑问句的翻译和表达是国人常出错的地方,应特别注意。这种现象还表现在日常用语上,如“太平门”,英语是"emergencyexit",汉语表示的是人的“感觉,希望”,英语直接表现的是时间本身的性质。3.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英语思维侧重
6、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而汉语思维更多的是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如:对“您先请”的翻译,我们通常会说"Youfirst,please",实际最常用法应是"(Iam)Afteryou"(直译:我在你后)。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汉语思维以“他人”为核心,而英语思维则是以“自我”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再如汉语中的“寒衣”,即“御寒的冬衣”,以“它”(寒冷)为对象;英语是warmclothes,以“己”(自己的感觉)为对象。4.结果与过程的偏重不同西方思维注重结果,中式思维注重过程。这样的习惯在语言上也有所表现。如“牌子上写着禁止入内”应译作"Thesign
7、readsNOENTRY",而不是"ThesignwritesNOENTRY";“听起来很有趣”应译作"Itsoundsinteresting",而不是“Itlistensinteresting”.一词之差反映了英语思维注重结果(例句中分别是“读”和“听”的结果)而不是动作过程(“写”和“听”的过程)。二、用词的差异国人在表述或写作时如遇到生词,往往在汉英词典上找到相应词条生搬硬套,一套了之,既不考虑该词的内涵差异也不考虑其外延的不同,这就很难保证用词的准确性。1.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该词的定义,即内涵上。只有充分
8、理解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其意义,同时,它也是近义词比较的重要内容。如在下列句子的翻译中:(1)由于忙于其他工作,我忽略了这个问题。(2)他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容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