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

ID:32352642

大小:1.2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_第1页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_第2页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_第3页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_第4页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现代教育技术Vol.202010年第12期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No.122010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杨开城孙双(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中心,北京100875)【摘要】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技术是一种精细分析技术,它可以用于课程的内在一致性分析研究。文章采用知识建模以及剪枝技术,对某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5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表明,这些课程在课程本体与课程目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课程体系内部也存在着学科中心、拼接严重、内容大量重复的问题。但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教育技术学学

2、科自身知识的丰富储备为前提。这再次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是知识的创生,不是做项目。【关键词】知识建模;剪枝算法;课程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2—0020—06一缘起程自身的质量;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取决于课程目标体系的覆盖面;课程目标的清晰性取决于课程目标的描述方式。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口诛笔伐已历经多年,所揭示的2课程目标与课程本体之间的一致性[1-3]典型问题包括,内容陈旧贫乏;课程内容之间相互交叉和这里将课程看作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起[4][5][6][7

3、]重复;课程内容层次不清、结构不合理;课程之间的来的以(广义)知识形态传递的文化及对其传递方式和进程[8]逻辑性不强以及缺乏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13]的规定。很明显这里讨论的课程是指古德莱德(J.I.[9]选修实验等实验内容,等等。10多年来,问题早已被发现,[14]Goodlad)所说的正式课程。由于它是如此明确地、客观地许多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机构也实施过多次的课程调整和改被规定着,并且它又是“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以革,但是笔者仍能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是说,教育及“经验的课程”的基础和源头,如今课程分析领域的研究

4、技术专业的课程长期处于“改而不良”的状态。为何?原因者普遍将其称为课程本体。很复杂,其中之一便是我们对那些问题的认识太过表面和笼本文所讨论的课程本体主要是指门类课程。课程目标与统。比如,到底哪些课程内容是陈旧的?为何说它们是陈旧课程本体之间的一致性是指课程本体内在的成分、结构或属而多余的?重复的内容是否有重复的必要?综合性实验课就性与课程目标的要求相吻合的程度。[10]一定解决问题吗?有的研究说课程体系忽视理论性课程,3课程体系结构与总目标或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11][12]有的则反映实践课程偏少、与实践脱节,但都没有拿出有时单独考察一门课程,结

5、果也许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源自课程自身的证据出来,都只是调查访谈得来的意见。课课程体系的整体安排却可能存在问题,比如,课程之间的衔程分析所面对的问题都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接不顺畅、目标分配不合理、不同类型的课程比例不合适、它们无法通过单纯思辨和简单的调查来解决。学分或时间资源的分配不恰当、内容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等针对“问题课程”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思辨、感受、等。课程体系结构不良,可能会阻碍课程总目标或者培养目直观的水平上,其结论没有充分的客观证据,我们则无法真标的完成。切地面对过那些课程!这类研究也无法为改进课程提供直接4教育结果与

6、课程目标的一致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要想解决这类课程问题,必须依课程实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所产生的结果多数赖精细的、客观的课程分析。这类分析既可以为课程问题提情况下与课程目标不一致。不一致的地方可能是积极的,也供数据层次上的证据,又可以为改进课程提供抓手。可能是消极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要把这种从教育实践的具体需要来看,课程分析领域所面对的问不一致分析清楚,因为这种不一致可能与课程目标以及课程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本体的质量有关系。1课程目标及其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完整性和清晰性在以上四项分析中,第2和3项分析研究关乎到课

7、程质课程目标表现为能力和价值观体系。课程目标的合理性量问题,属于课程内在的一致性研究,处理这两个问题的方取决于课程目标定位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的关系;法同时也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取决于学生的准备状态、师资水平以及课论第2和3项分析研究。20现有的课程分析研究有了很多的积累。这些课程分析研由于课程不是某种物质实体,而是一种信息实体。从开究,由于其研究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分析框架并不相同。有发的角度看,开发课程的目的是达成某种目标。所以课程本[15]研究者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作为分析框架,有体的功能

8、就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表现为能力和价值观体系。研究者将“教学内容+课程时间安排+作业与实验设置+教2完成课程本体的结构建模[16]学队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