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

ID:32348786

大小:2.8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2-03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_第1页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_第2页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_第3页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_第4页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古代监察制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丛彩娥教授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政治制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发展最完备、最典型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是世界其他封建国家无法相比的,而且它源远流长,影响当今及后世,为中外政治家、学者所瞩目。导语21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古代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和方式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3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4一、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吕氏春秋。自知》敢谏鼓---尧庙镇庙之宝华表上的云板与"诽谤木"形成

2、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高度完备于明清。一、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御史监察系统谏官言谏系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两大系统一、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纠察官邪,肃正朝纲,用弹劾手段,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用谏诤封驳,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秦汉——形成阶段特色:有中央地方之分、监察和行政初步分开。西汉末年汉武帝汉武帝秦朝中央地方御史府:御史大夫府监郡御史汉朝御史府丞相史州县郡御史中丞州部刺史13个监察区县乡:督邮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丞相率领中央直属中央地方魏晋—

3、—发展阶段特色:形成了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谏官系统开始系统、规范化。魏晋南北朝御史台:御史中丞殿中御史检校御史督运御史巡御史御史系统谏官系统门下省或集书省隋唐——成熟阶段特色1、御史权力扩大,并享有部分司法权;2、形成台谏并立的局面。隋朝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唐朝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监察御史设10个监察区(道)谏官门下省中书省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右补阙右拾遗历史上唐太宗以虚怀纳谏著称。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所言多被太宗采纳。宋元——强化时期特色:

4、首开“台谏合一”先河;元朝形成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网络。宋朝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辖三院地方:通判通司:转运司元朝御史台江南和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2道监察区明清——高度完备特色:结束了唐以来监察机构三院制,实现了监察组织的空前完整和统一。明朝都察院六科给事中13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清朝都察院六科给事中15道监察御史监察官风闻言事纵观秦以后历代沿置的监察机构,尽管其名称和内部组织机构不断变化,但封建帝王都将监察奉为治国治吏的圭臬,努力使监察体系自成系统、独立行使纠察弹劾职权,从而使监察官不受或少受其他部门的干扰,更加

5、有效地行使职权。二、古代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和方式如何对于政府的决策失误和官吏的违纪违法、失职渎职行为防患于未然,或者迅速及时地发现并予以补救和纠正,防止更大的失误?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精心设计并推行了多种监察方案和措施,几乎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以及外廷和内廷的所有领域,形成了一套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监察运作机制和方式。审核文书的程序监督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照刷文卷文册报备稽考制度注销制度封驳制度曾任命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送达这项任命的使者,已办完相关手续。给事中萧放认为这项任命不妥,要求追回诏书。宣宗正在奏

6、乐,来不及派专使,便立即派现场的一位伶工,骑马将这封任命诏书追回。 宣宗初年,李藩担任给事中,对诏书的不妥处,即于诏书末端批上意见,退还。后升任门下侍郎,兼宰相。 宣宗想到唐玄宗所修的华清宫去放松一下,谏官纷纷上谏,谏得极为激烈,他由是取消了行程。唐宣宗李忱(810-859年)人称小太宗。出使地方的巡察监督明察与暗察定期和不定期巡察明监察史令牌---山东巡抚都御史王忬象牙腰牌。篆书“给监察御史王忬佩”。亲临现场的随事监检监式监军监决监试监财参政议政实时监督参政议政知政受理直诉事后监督设匦受四方之书直接受理检举上诉状

7、设登闻鼓、立肺石四川成都黄龙溪三县衙门总之,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运行方式具有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系统化特点,既有亡羊之前的预防,又有亡羊之后的补牢。这种运行方式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察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监察权地位崇高,监察体制健全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监察3强化中央对地方行政监察4重视监察官吏的选任、考核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

8、纠贪邪,荐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著有《为政忠告》,该书记载了他深远的廉政思想。张养浩苏述御史牌坊位于山东菏泽市鄄城,建于明代。苏述:万历年间进士,曾任知县、浙江道监察御史。因治民有功,崇祯下旨修建牌坊以扬其名。罕见“父子御史”牌坊重现陕西耀州南阳府衙的大堂“公廉堂”上联: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