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

ID:32347697

大小:2.50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2-03

上传者:U-22505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_第1页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_第2页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_第3页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_第4页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内容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探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探究性学习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培养探究能力是当今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改变传统的、不利的教学方式。本论文包含五个章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在论文的引言中,简单介绍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行探究式教学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在对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必然性。第二部分对探究式教学的涵义、主要类型、构成要素及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作了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基本了解本论文相关的理论。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含义和理念,立足中学化学教材的实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探究式教学设计模式及注意事项。并在高中教学的第一线进行实战,列举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第五部分分析了探究式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中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验证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的特点是将科学探究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去;并探讨具体实施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设计案例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AbstractDu而唱t11enew删cul啪他foma虹on'people铲ad【讪y陀al碱ttleimponjmceofSci硎ficinqu时teaclling.O加of也emoStsigflific锄torientatio璐ist0involveⅡleleamerSina嘶velyaCquiringh.0wledge,la玛elyonⅡleir0v峨t0deVeloqabilities0f岫uiriIlgi11t0SCience.“,IkOm血qHigllSchoolCl蝴血s时Curricul哪S伽ard陬periment)”pointedexplicitlyoutmatwemust鼬他ngtllenconsciousnessofstud朗tS’Scientificin和ring,promotcnletra邯fonnationoftheirleanlingway,强draiSetllestIlde施’iIlIloVa虹onspirit锄dtllep曲撕calabili饥.bychangingme蛔ditiorlaI舡Idm鞠dv锄ta掣}0uStcacmngway.1k廿1esisC0n_tainsfivepartS,di咖ssingt11eexploratoD,teaclliIlgdesi盟sof111iddlesCh00l删s时0nbo廿lsidesoftlleo巧锄dpEaCtiCe.Thefore、帕rdh嬲abriefin仃0ductiona:bout吐leepochbackgrourldaIldreaHsticsen∞ofc哪7ingoutexplorato巧tc;蛐gonteaCllingmiddlesch001ch锄is臼yInme盈赋partofnlethesis,b敬donⅡleinVestigations觚d锄alySesofthepresentsituationofmiddleschoolchemis臼Xme、Ⅳriterconcludesmat仃aditionaleducationpa=ttefshavebroughtnegatiVese任&tSonbriIl西ngup咖den临,andputsf.0n^,莉Ⅱ圮c‘Inain锣ofexploratoryteac}血g.11lesecondpart咖ducestheb嬲icdefiIlitions,maillkjn(1s,essentiaJf砬tors觚dp血ciplesofe)【p10rato巧teaCllingbriefly.Lctevc叫onel(董low吐lerel砷融theoDrb嬲istotlle她is.1kⅡIirdandf.0r凼partsa他meC0resofmenlesis.B蹴don廿le0巧觚aly∞s,its:”嘲|eInaticallyinlroduCesthedefinitiollsandconceptsofexploratIolrytl络chingofmiInleschoolcheIIlis缸y.On也eb笛isofCh觚s时锄(tb00l【s,itputsf0刑ardaV撕et)rof甑ploIat0巧te觚I量liI培desi孕培觚da乏删ons,c甜巧ingoutind私s,listh培硒眦11ep陀s∞:titivec硒es.In也elastpan,itanalySesthe佗sultofexplo豫t0巧te∞KIlg£Iesi罂坞illC0ncretepIa撕Cestllatstudents’presentsitIladonandtcache瑙’ide嬲allchangealo乞pI晌g也ate)【ploI卿teac城ngise丘砷e.Thc缸ItuIreof廿le也eSisis也atitappliesSCi训ficeXplorat0巧血e0巧t0con锄啦d啜碰calexpl0Ia幻巧渤cllingdesign.Me缸IWhile’itdisCl塔∞stllepositiVe_in-fluenCestlleconcrete删ceh觞brou出t0teaclle瑙觚d咖d髓_ts.K呵words:ch砌s缸y搬Ichillg;explorat0巧锨比Ili】唱;te:lclliIIgd髂印s;desi印-iIlgcas韶II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懈名铂日期:冲如芗J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名春鹂日期勿。多年箩月乡1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圃意诠塞逞銮卮进卮;旦坐生;旦二生;旦三生筮查:作糊锅日期,乃铲夕月弓1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引言1.问题的提出.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作跟踪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降低,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化学学习。有些学生初中化学未学好、到高中什么都不会的人有,而初中化学学得很好,到高中后成绩被拉下一大截的,也大有人在。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是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能否提高的关键之一。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经常自省化学教育与教学的方法。目前,我国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为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在中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是一个重要途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化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把握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了一定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实践应用的自然科学。这一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和实验、猜测与验证、调控与反思、探索与创新等。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和“应试教育弦思想的束缚,化学教学中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等现象,化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着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与基本技能。传统作法尽管在让学生认识新知识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符合2l世纪教育发展要求,与新课程标准相去甚远。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将“启发式”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对三者取长补短,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①2.研究的意义关于“探究”的研究国外发展很早,据记载最早是在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认为知识和智慧是不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用探讨问题的方法让①王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体会.化学教学,2∞6(7). ⑨硕士学位论文~tASTER。STHESIS学生自己去探索。随后在欧洲“启蒙运动”、两次产业革命以及20世纪上半叶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j宋究”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19世纪后半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于1835年在其著作《写给德国教师的教学法指南》中提出了探讨发现的教学法原则。英国化学家、教育家阿姆斯特朗也在其教育论著《科学方法的教学》中提出了要把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引入科学教学中的主张”;20世纪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观察事实、搜索事实从而构成某些假设,再通过时间把这些假设加以验证的过程就是探究过程,而这些探究活动便是人类的智慧。”1990年美国科学促进学会Cf恤~S)制定的‘‘2061”计划,其核心就是科学探究;回1995年12月美国的国家研究院吣)指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和科学学习的核心”,探究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我国对于科学探究的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1999年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重大改革举措包括:(1)1999年,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削弱了“指挥棒”作用,推动素质教育;高校扩招,减缓高考的压力;(2)1999年,《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启动新课程的实验;(3)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4)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并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世界中等化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科学探究,我国已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标准的核心。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的实验研究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为中心,强调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而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因为一个好的探究设计,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观念,设计出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①[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1.2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1中学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中学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后,越来越多的中学化学教师开始运用新理念,从新视角关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观察、研究、反思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单向、独白式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普遍存在于当前的中学课堂,使化学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灵动性,也因此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真正意义依然缺失。①1.1中学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及成因1.1.1中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为了解学生思维与学习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2006年lO月,我们以武汉三中(省级示范高中)和武汉市三中分校(普通高中)部分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多次访谈、多次座谈调查方法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1份,同时运用文献,比较等方法,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前广大中学生在学习习惯、问题意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国家对中学基础教育所规定的应达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1)关于中学生学习观的调查。49.5%的学生感到学习兴趣不高;20.3%的学生感到学习乏味、单调又无可奈何:8.8%的学生感到头疼、厌烦。而只有12.4%的学生对学习颇有兴趣。这种学习现状令人担忧。从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烦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有35.4%的学生觉得家长期望太高、压力太大。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使学生失去自我。②有27.7%的学生是因心理脆弱与学习方法不当所引起的烦恼。繁重的学习往往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失衡,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学习方法呆板单一,思维迟钝,学习效果差。③有25.8%的学生是因学校学业①王克勤.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负担重引起的烦恼。科目繁多,考试频繁,分数第一,学生往往是精疲力尽,学习生活缺少生气。④12.5%的学生是因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关心引起的烦恼。现在学校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观念与行为要有所转变。要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就应该先从尊重学生做起。(2)关于制定学习计划。49.1%的学生有时定,有时未定;25.6%的学生在老师要求时才定;17.9%的学生没有计划:仅有8.7%的学生经常定,且认真执行。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如何开展学习心中无数,对制定好学习计划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3)关于爱好兴趣。64.8%的学生只对某些学科感兴趣;12.3%的学生只对课外活动感兴趣,对学校设定科目不感兴趣;4%的学生对任何学科都无兴趣;只有18.3%的学生对各门学科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显示,具有初步创新能力的学生比率较低,有62.1%的学生从没参加任何竞赛。这当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4)关于意志力。在对待要做的事情上,26.6%的学生表现出必胜的信念;53.4%的学生说顺其自然;17.2%的学生说寻求帮助,依赖他人;还有2.8%的学生说遇到困难就放弃。从总体来看,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是很好。(5)关于听讲注意力。上课时能对外来的干扰或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注意力高度集中、稳定、持久的有12.8%;而在纪律约束或外界压力因素下,注意力虽然能集中,但不稳定,有思想开小差现象的学生占了53.2%;尚有34%的学生好动、走神或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注意。这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很重要,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6)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倾向。本次调查显示,有23.5%的学生“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表示原封不动地接受,只有33%的学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吸收知识;“当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36.6%的学生选择“沉默’’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54%的学生“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怀疑自己的观点”(从众心理)。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敢想象,不敢创新,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1.1.2中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分析经过调查分析,造成以上种种现状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对教育导向的失重是影响的宏观因素,笔者这里所说的社会对教育导向的失重是指社会文化、大众传媒、用人机制、家庭教育的偏颇,导致社会对教4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育的评价体制单一,缺少生机。(2)从文化的影响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以及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产生,以前的“学而优则仕"的评价机制已日显弊端,造成人们还是只看重升学率,特别是高考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性。(3)从用人机制上看,重学历、轻能力,导致学生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了合作能力的培养。(4)家庭的教育氛围也是因素之一,家庭是儿童最先受教育的场所,而我们周围的为人父母者,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听话",无论儿童想做什么,只要父母不同意,“听话"就成为最好的教育语言。如此的“听话教育”下,儿童怎么会想到去发问、创新?(5)教师自身素质也是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的直接因素,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但许多教师的思想中却从来没有把学生看做是同行者。其实在学生的脑海里,有一片无边无际的想像天地、有一片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如果因幼稚可笑或表现欠佳而遭遇奚落甚至呵斥,就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创造力,陷入“我不行’’的怪圈。(6)课堂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校本应是对学生有效地实施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的学校面对功利主义导向,唯高考、中考成败论英雄的评价体制使学校的正常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生了畸变。课堂形式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较少,知识传授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传递’’、“接受”等“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教师把学生做题训练成“条件反射",这种“应试教育’’方式必然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阻滞作用。久而久之学生便难以发现问题,没有思辩和质疑的意识,从而导致没有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和坚持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师,肯定会被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淘汰。(7)学校实验教学滞后。由于学校追求升学率,增加课时量,增加作业量,多数学校没有开展化学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无时间开展家庭小实验,无机会接触社会。即使开设实验课,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的教学程序,这种教学模式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结论的认可,强化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时间和过程。如讲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教师首先给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然后做几个演示实验予以验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看,长期和单一地选用这种摸式,导致培养一些“照方抓药"的操作员或动作熟练的“机械手"。这各重验证,轻探索的课程必然会使5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学生产生疲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往往也是“照方抓药",仅仅是完成实验任务而已,不愿进行实验的改进与探究。42.7%的学生没做过探究性实验,55.4%的学生没有自行设计过实验,仅有44.1%的师范生在实验课以外偶尔设计过实验,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知之甚少,实验研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①(8)教学诊断与评价的体系不合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成为唯一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唯一依据,学生的品德、能力、素质、个性与情感等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单一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利局面。同样,在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常理的现象。如今的化学教学实际上走的是上下不一的两条路。当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三唯"指导思想还有很大市场:一是唯“高",即教学目标越高越好。现行的某些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内容,越来越简单,甚至有弱化化学学科的倾向,割裂了化学知识间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出现在其中的大量活动以及课后练习中运用教材上所给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迫使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中大量补充化学知识,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在这种错觉下,加上实实在在的升学考试压力,许多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似乎不是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导向’’,而是为了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考试机器”,这不能不说是脱离中学生实际的。二是唯“统",即大统一、一刀切的考核、考查、考试,考试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也是唯一的。这样就忽视乃至压抑个性、窒息思维。三是唯“灌’’,形而上学地理解“科学理论、化学知识需要灌输,实验技能需要强化训练",只提“硬"灌,不讲“灌法",强迫学生生吞活剥地接受。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使中学化学课成为使许多学生“头痛"和厌烦的课程,失去了生机与活力。1.2传统化学教学带来的消极后果.由此不难看出,传统的化学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教育,忘记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对待事物方式的教育。"不可否认,这种以传授知识、培养和发展认知能力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在开发人的认识潜能、帮助人们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以及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并非无所不能。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在人们__?的面前。①卢香宇,方芳.贵州西部民族地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捕现状调查与思考.化学教育,2∞7(3).6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1.2.1学生的思维畿力不强由于传统化学教学重结论的获得,而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它把结论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它,然后就是巩固知识,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极为贫乏,而且,这些结论都是作为定论教给学生的,学生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推敲。在这样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任务基本是理解和记忆,缺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思维能力的薄弱。1.2.2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由于过分强调化学教材的权威性和课本知识的绝对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学活动成为知识的搬运,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一个个的结论。在这种教学一活动中,学生对各种科学原理、化学知识、实验技能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他们只能接受别人的观念,以别人的观念代替自己的见解。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是解题高手,但却没有自己的思想,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1.2.3学生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学习只是接受定论,而教学又把知识做了过于简单化的处理,知识被分割为一个个的小要点,离开了整体任务和相应的问题,这些小要点常常显得没有意义,学生不知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也不能建立对化学的整体认识,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①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的好奇心,从而导致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1.2.4学生的知识处于低层次水平由于对教学内容的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甚至只是字面的了解。面对与课本中的例题相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加以解决。但在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情境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套路,学习者只能具体分析眼前的问题,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就常常显得束手无策了。1.3传统化学教学改革目标《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①刘前树.李广洲.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化学教育,2∞7,2.7 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①要实现新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必须通过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1.3.1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1.3.2选择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多种方法和渠道,为什么探究式就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1)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其实,教学改革并不神秘,它的宗旨是三点: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探究适合于每一个学科,能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可以说谁能够掌握探究的钥匙,谁就能够打开教学改革的大门。由此可知,教学改革与探究是相伴而行的,每个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探究,每个教师也都能在教学改革的轨道上运行,没有哪一种教学改革比选用探究式更适合改革者的实际需要。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2)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班级授课制有利有弊。在科学技术不大发达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利大于弊,在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如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它要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结合实际去应用,将可以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情景。(3)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课堂教学改革难,很大程度难在教师自己本身,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出好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为什么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那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我中心"的顽固性和长期沿袭传统的惰性。由此可见,用现代教育理念去改造和战胜传统教育观念有多么艰难。而这个难就难在教师不放权,难就难在教学改革没有首先改变教师自己本身。认识了这一点,教师就应该下决心去改变自己,怎么改变呢?最重要的是从实践探究中去改变,因为实践探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别人和对比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认识自己和认识学生的机会。教学实践探究还证明,教师改变自己,主要是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学习别人的经验,包括向学生学习。能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就能在实践探究中提高,改变“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会给教师带来美好的前程。@①王牌生.中学化学教学要重视化学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化学教学,20嘶(7).9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2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而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现需要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目标,适合于普通高中教学阶段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2.1科学探究的涵义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2.1.1科学探究的涵义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把培养科学素养作为基本目标,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贯穿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的“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方法。目前,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已被许多国家认可,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回从广义上看,科学探究内容包含极其广泛,《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圆从狭义上讲,“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或者研究人员在某种观念和假设的启导下,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获得新的证据,依靠新颖的想象和合乎逻辑的思维做出新的解释及新的预见的过程。"@这是将科学探究局限在科学研究的领域内所下的定义。在新的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都明确突出了对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视。在初中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有8处提到了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中课程标准中更是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有16处提到了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迸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由此可见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是何等重要。回①王祖浩,吴星.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②[美]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③崔相录主编.研究中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④谭宗俊,向雪皑.让学生在课外实验探究中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化学教育,2∞7,4.10 ⑨硕士学位论文^lASTER‘STHESIS“课堂教学虽然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不过,已历时40年的科学教育改革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围绕着让学生仔细考察真实现象、探究由老师和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情感的投入、记忆的保持和知识的理解,这对讲授法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探究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的直接经验并发展他们好奇求知的天性。这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有创造性思维的要素,而且无论在幼儿园还是科学研究实验室,主体的智力活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这样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将会使老师和学生通过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还会使学习活动的开展顾及到学生个体的智力发展和学生所处的某一特定年龄的特点,这有利于培养终生学习能力。一2.1.2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作为学习方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式教学。①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一定的素材、知识、经验为背景,以问题为线索,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发现问题进而积极质疑、猜想、探究、总结、反思,最后构建出知识系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侧重知识的动态构建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人教版《必修l》中的探究性学习内容是以不同栏目来呈现的,在各个栏目中插入了一定量的彩色图片和表格,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来填写表格、结论与体会等,与单调的文字叙述与说明相比,更加强化了教科书的探究功能和对话功能,使学生在提问、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论、归纳等过程中,经历“发现知识"的体验,将“是什么’’的知识与“如何获取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圆2.2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及构成要素2.2.1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在学校环境下的化学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或探究式教学可以有非常丰富的类型。例如,(1)按照探究的任务和问题的性质分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探究性学习,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究性学习,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原理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等。(2)按照探究环节的多少分:有比①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2.②张发新.化学新教材。探究性学习内容”的教学处理.化学教学,2∞7,4.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较完整的探究和局部的探究。(3)按照探究的自主和开放程度分:有自主探究性学习和指导探究性学习,教师的讲授、启发、指导、‘演示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融合其中。(4)按照探究所依托的经验类型分有概念理论探究、元素化合物型探究、方法策略技能型探究以及综合性探究等,这些既指探究活动所依赖的已有知识技能经验的类型,又指通过探究活动将要获得的新的知识技能经验的类型。(5)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分: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等。(6)按照探究开展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分:有课内探究、课外探究以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探究;单课时的探究、连堂课的探究以及单元的探究等。(7)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形式分:有学生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等。2.2.2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探究式教学一般有5个基本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证据: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创设可探讨的情景或环境;(3)形成解释: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交流发表: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环节可多可少,不能机械的照搬。①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3)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2.3探究式教学的原则2.3.1平等化原剜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与学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是主体探究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主体探究的精神才得以体现。师生通过朋友式的合作,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可以说,没有民主和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交流的。民主和平等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并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从情感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只①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5.12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主体探究,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2.3.2主体性原列将学生置于认识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在教学要求把学生看作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2.3.3循序渐进原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者之间的合理结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合理的知识梯度,分散难点:注意学习的阶段性;控制好学习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层次,不要盲目拔高。∞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师指导时由教师引导启发逐步过渡到学生间的启发。2.3.4开放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探究式教学需要在与其它教学方式的相互作用下得到不断改进,要善于从其它教学方式中吸取长处,防止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化,促进探究式教学自身的完善和发展。2.3.5分层教学原则在人们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使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可想,有疑点可思,使他们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①管延娥,张福涛.新课程化学课堂结构协调策略.化学教育,2007(2).②王克勤.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0.13 ⑧硕士学位论文^五ASTER。STHESIS3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内容化学教学设计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联系化学教育教学理论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它对于体现和落实化学课程和理念和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新课程强调过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教学,在学生初步具备比较完整的探究体验后,教师更需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环节,由点到面,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充分挖掘生成资源,适时提出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某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中不断强化探究性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螺旋式的学习中提高探究能力。圆3.1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所谓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教学设计就是规划一个学与教相互配合的序列,安排好各种教学的“事件"、“情境”与“刺激”,以唤起、维持并推动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固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进而进行评价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的过程。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教学设计。比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备课、写教案,这些都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教学是一个系统,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控制过程,并据此来改进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逐步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开放的教学系统中,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课时教学活动的构思和设计。这种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理论准确地转化为实践,使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①王克勤.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7②杨振煌.高中新课程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化学教育,2∞7,(4).@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和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I~2.14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学生化学学习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最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3.2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理念3.2.1凸显问题为中心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启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通过实验、观察、阅读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景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2.2强调自主参与探究式教学不是教师把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自身主体构建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成为主体构建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生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的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联系,从而使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激活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2.3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认知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做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时,为了实现探究的目的,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化学反应时常会看到气泡’’这一知识入手,考察金属和大理石分别与酸反应放出气泡性质,探究出了酸雨会对金属制品和建筑物等造成腐蚀这一科学结论。3.2.4注重合作交渣在探究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探究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构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各异,①王克勤.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6.1嬲.15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合作学习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3.2.5重视收集实证资料实证是科学与其他知识的重要区别。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要根据实证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在开展“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探究时,除了引导部分同学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外,还准备好用“酸雨”浸泡时间较长的植物叶子,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样,便更加深了学生对认知结论的认识。3.3中学化学操究式教学设计的模式作为教师,把握好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其实质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方式不同,要求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不同,教学组织过程也会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有:“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和“双主模式’’。很显然,这种归纳是从主体(中心)地位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模式所作的整体区分,为了便于大家对不同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围绕着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努力寻求一种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立足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以下几种教学设计模式,以供参考。锄3.3.1元素化合物知识类的教学模式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且比例最大。这类知识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其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3.3.2化学原理类知识的教学设计模式化学原理类知识一般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很强的思想性,难以直观表现,.学生学习、理解比较困难。但这类知识对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设计模①赖汉龙.化学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化学教育,2007,3.16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式如下图所示: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探究解决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得出结论3.3.3化学技畿类知识的教学设计模式厂]I交流I卜达lI...................一在中学化学中,诸如“溶液的配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计算”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方法、技能特点,这类知识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巩固反思应用评价上述各种教学模式,只是为大家把握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基本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3.4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3.4.1营造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指探究式教学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如仪器设备、教学工具、实验经费、以探究为理念编制的教材和一定的活动空间等。在探究教学中,无论是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还是交流、提出假设、建立模型等,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探究式教学将难以进行下去。后者是指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各级管理人员一旦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优势,不仅会予以人、财、物等的支持,还会在政策上予以优待。·3.4.2教囊腰转变教学观念‘要搞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教师要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并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和技巧,如怎样提问、怎样设置问题情境、怎样收集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3.4-3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①王克勤.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杜,2006.2舵.17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首先,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例,探究活动可以考虑如下的安排:在刚学习化学时,主要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制作、通过报刊、网络等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以及一些科学史上的探究范例,以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并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在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后,可以安排一些局部探究和指导性探究,甚至包含多要素的探究,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的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可以安排有关控制变量、建立模型、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次,活动的数量也应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步适应的过程,切忌搞“一刀切"。哪3.4.4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在设计探究式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吸收国内外多年来的教改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将一些实验按照探究式教学的要求进行改造。例如,将用于验证结论的演示实验,改造成先做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样,既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又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此外,活动的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3.4.5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感性经验时,讲述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①李宜勤.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化学教育.2∞2,(3).18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4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4.1化学概念教学一口氧化还原反应刀韵教学设计4.1.1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贯穿于中学化学的许多章节,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启发学生了解在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介绍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的局限性,教育学生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一节教学是学好整个高中化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的理念要做出深刻的转换,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学意义上对话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学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计划和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发展的过程;由课程战线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在这一节教学中应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比如复习好化合价、、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概念,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切不可随意加深和拓展,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并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以减轻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不适应感。。(2)学生分析在这部分可适当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同一元素间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价态律等,但一定要注意量和度。本节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了化学社会学的观点,联系实际的面较宽。对有些内容的教学,只需给学生留下大致的印象即可,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3)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中电流计指针偏转现象的分析,得出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再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揭示电子转移过程中所伴有的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特点,从而得出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寻找电子转移与元素化合价变化之间的联系入手,整合电子得失、元素化合价升降、氧化反应19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与还原反应三者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按照:实验探究—现象分析一揭示本质一寻找特征一形成概念的基本教学思路,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落实三维目标。(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②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③掌握得失电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关系④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温故知新",培养学生迁移、类比、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②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②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4.1.2教学设计及实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宋代大词人苏轼曾写过这样的名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渴求团圆的美好愿望,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实,词里在这前面还有两句写得也非常精彩:“人有悲学生倾听教师体会人类社会和自然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两句揭示的讲解并积极界中的对立统一关系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悲欢、离合、阴思考晴、圆缺这一对立统一的现象客观在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和自然界之中。【板书】氧化还原反应【质疑】判断zn+A&o—=zno+2A奁思考初中的四。整合初中的氧化反应化学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种基本反应类和还原反应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型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过渡]对于该反应我们可以设计成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讲解】请同学们在根据学案中的实验1、锌与稀硫酸通过学生亲自观察实步骤,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两组实验。2、铁与氯化铜验了解在反应发生时探究前,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各小组确定发言人溶液伴有的电流计指针偏2、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在学案中转的现象3、实验结束后请将反应物取出,并整记录实验现象理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分小组汇【调控实验】请同学们将实验的固体反报实验现象在汇报实验现象中,应物取出,放入一空烧杯中。小组汇1、溶液中有气共享信息,并提供相报实验现象泡产生,电流计互学习的机会【师生总结】这两个反应发生时,都伴有指针偏转增强学生实验探究的2、溶液颜色交电流计指针偏转的现象成功感浅,电流计指针偏转初步体会氧化还原反Zn+A&O—=zno+2Ag的实验动画认真观察应发生时,会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学生积极利用物理学知识,解【质疑】怎样才能形成电流?释电流计指针使学生知道这些反应【师生总结】这些反应在发生时伴有电偏转说明形成在发生时伴有电子转子的转移了电流,电流的移产生说明有电子的定向移动【质疑】这些反应我们统称为氧化还原【学生回答】体会知识是有阶段性反应,同学们想想初中的得氧、失氧不适用,因为这的,许多概念是不断2l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的判断角度还适用吗?为什么?里有没有得失的完善和发展的,鼓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大胆的为“氧氧的氧化还原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化还原反应’’重新定义。反应习态度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质疑】: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判断反应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2Na+C12_-2NaCl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学生回答】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理应?看有没有电子解,在分析中,体会提示:l、NaCl晶体中有哪些微粒?转移电子转移过程中伴有2、这些微粒是怎样形成的?和学生讨论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特前面的三个实验进行对比点【师生总结】电子转移中,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鼓励】请同学们再次为“氧化还原反【学生回答】应”重新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质疑】若有~个化学反应,让你判断是变化的化学反反应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你愿意使用哪种应叫氧化还原判断依据?谈谈你的看法。反应【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过渡】以上是我们从两个角度定义的化是电子转移使学生理解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这两个角度有什么内的必然结果,而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在联系呢?根据刚才分析的钠与氯气电子的转移则关系。的反应,你得到什么启示?是元素化合价强化本节的重点。变化的内在原因【质疑】电子转移中的电子得失、元素化【学生回答】元使学生深刻理解电子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对应关系?素的原子得到转移与元素化合价变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电子,该元素的化的关系化合价降低;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学生回答】反【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应物中有元素整合电子得失、元素原反应对立统一的整体。化合价升高的化合价升降、氧化反[质疑】根据锌和氧化银的反应,请同学反应叫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三者间们总结元素化合价升降与氧化反应和应;反应物中有的关系元素化合价降还原反应的对应关系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质疑】同学们想一想,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没有元素化合价只升高不降低或【学生回答】没进一步促成学生对立只降低不升高?有。因为电子有得必有失统一观点的形成又为什么?采用竞赛的方强化重点【投影】课堂练习(略)式由小组讨论整合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完成关系4.2化学理论教学一鬣原子结构刀的教学设计4.2.1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更不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原子结构的知识也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本节教材在化学必修模块中起着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两』t7大块。在原子核中,让学生掌握原子核的构成、原子符号z五的含义、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能区分元素和核素及同位素三者关系;在核外电子排布中,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2)学生分析本节教材属于化学基本理论部分,讲授的是微观粒子内部的构成,极其抽象、枯燥难懂,因此充分利用一些数据、假说和模型来说明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同时,将所学的同位素等化学知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能源等热点问题。(3)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入新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核外电子运动的探讨。通过化学史的了解,感受假说和模型方法的作用。利用质疑、思考、讨论、归纳出电子排布规律。通过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归纳能力。教学流程为:查询资料一引入新课一提出问题一史料介绍一质疑一讨论一得出规律一课堂示例一迁移应用(课堂练习)一作业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Jf7①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z五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问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②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问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②通过“化学与技术一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未来的能源一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4.2-2教学设计及实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能设计意图出现的情形【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外作业一查以各种方式、途学生列出查原子和原资料:径查找以上四找到的各种子核的体1、原子体积、原子核体积大小,算个问题。可以分数据进行交积大小和出原子核体积占原子体积几分之几;组,每组选一个流,对原子电子的运2、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别于宏观物体问题;也可以个模型可能不动特点教的特点;人为单位查找。能很好理材提及不3、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采用作好记录,整理解。多,让学什么方法研究电子的运动?成文字笔记,以生自己查4、查询有关原子模型的资料,各有小论文、小制作找资料去怎样的见解?形式展出。体会理解【引入新课】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学生分小组交让学生把查以问题引习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流所查找到的找到的资料入新课成的。原子很小,电子在原子内有“广资料,相互补充汇总整理,题,进行阔”的运动空间。在这“广阔”的空完善。学生代表归纳。核外电子间里,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回答【课前准的运动探备】问题l、2讨。【课件板书】二、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学生对这部让学生了(1)电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分知识比较解电子的运动有很大区别:电子运动没有一定聆听、理解模糊抽象,运动特的轨迹,其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确难于理解。点,便于定。引出电子(2)质量很小(9.109×lo-31kg),带的排布规负电荷律。(3)运动空间小(直径约10Jo】哟①张玉彬,蒋平志.‘原子结构'课堂教学设计(鲁科版).化学教学,20嘶,7.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4)运动速度很快,接近光速。2、原子模型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汤姆逊原子姚◎学生继续研讨对科学家的史。体验一一塾O交流【课前准研究成果和假说和模备】问题3、4,理论学生表型在科学学生代表总结现出极大的研究中不玻二型:⑧说明原子模型兴趣。可替代的的化学发展史作用。感受假说和模型这两种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质疑】既然电子的运动有它的特殊阅读、讨论、理阅读、思考问题推进性,那么如何描述呢?解、回答【归纳】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熟悉现代(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物质结构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讨论电子离核理论对电层排布;电子一般先排在能量低的电远近与电子的子排布规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即最先排能量高低的关学生聆听、律的描K层再排L层M、N⋯(电子离核越系;研讨交流归纳、总结,述,理解近能量越低)2112个电子的计教师讲解运用(2)每层最多容纳2f个电子,最算,每层最多排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的电子数目。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4、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感例如:师生配合,:受电子排学生答老师布的具体分析、抢答描述袁达彤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式,迸一步熟悉电子排布规:◆律黼数/彩\’【迁移应用】1、请9个小组的学生代纠正出现的纸上练习,小组阅题,提醒内也可竞赛注意2、分别画出Na+、S2‘、~”、阅读第7页核让学生进一加强练0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荷数l~18步熟悉电子习,突出的元素原予结排布规律重点构示意图,对照老师巡视、修改。个别辅导谚谚’·【质疑】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哪一层电子有关呢?元素的化合价数阅读、理解对【交流研引导学生值又与什么有关?举例讨】栏目的关注原子问题进行小结构与元组分析,学素性质的生讲解。并关系并解【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合价与谈谈感受。释找出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律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本节内容总结】思考、回忆、抢学生思考回理清本节1、原子结构:各微粒问的数量关系、答答:的重点知电性关系、质量关系、占有体积关系、研究原识的脉:X含义子结构的意络,让学广质子义生有个整r原子核<研究核体的思维原刊L中子外电子排布L核外电子的意义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分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迁移应用】■1,疗一练习、讨论、讨论思路、假设z以a是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爿',月一答案、在基础题种微粒,试求一个zAa中所含质子、型的层次中子、核外电子的总数是多少?上练习综质子、中子、核外电子从不同的合性稍大角度描述了元素或原子的某些性质的题型,和特点,试着说明质子、中子、核外思考说明原因锻炼学生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多少分别决定着的综合思什么?维能力,1~18号元素里,电子总数是最知识归纳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最能力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作业】P8的2、37.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4.3元素化合物教学一。氯气刀的教学设计4-3.1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在内容安排上,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尽可能结合起来讲,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2)学生分析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对元素部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元素知识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系统对元素知识的整体驾驭能力。在本节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中,通过改进的实验装置,加深学生对元素部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3)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实验一分析一得出结论",通过复习、类比、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问题来认识氯气有关性质。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整合能力。本课的课后作业设计成:分析氯水与液氯成分是否相同,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探究精神。(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①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探索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4.3.2教学设计及实施多媒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180吨液态氯气)。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分钟后约有1.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相继死去。但是,群兽中唯独野猪安然无恙。于是,专家迅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习惯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后颗粒疏松的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防毒工具,在这场化学战中幸免于难。于是,科学家们不久后就仿照猪嘴的外形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并一直沿用至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从以上实例可以得知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气是有剧毒的气体,那么毒性聆听思考趣。并渗透热爱科机理是什么呢?只有明白了这学的思想和奉献科个问题,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学的精神。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氯气。【讲述】氯气虽有毒,但只要使学生消除恐惧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是聆听理。没有危险的。【展示】:出示一瓶氯气,瓶后衬一张白纸。(1)请学生观察并学生观察,表述:黄绿演示实物,培养学描述其颜色和状态。(2)请一色气体生的观察、表述能名学生上来闻氯气的气味,并力。强调闻味的方法。【投影】思考氯气是否溶于水?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设问】通过以上观察,氯气看投影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判断:氯气溶于水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体会气体溶于水后,气压减小,液面上升的原理。【板书】1.物理性质:氯气通学生阅读课本,并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常状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总结并复述氯气的物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激性气味,而且溶于水,l体积理性质。能力。水溶2体积氯气。强化记忆,突出重【提问】02、H2、C02都可以阅读,体会氯气可以通点。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液态或固过降温而变为液态和使学生理解到随条态,C12是否也行呢?阅读课本固态’第l页第二段。件改变,物质的状态改变的规律。【板书】2.氯气的化学性质【设问】初中学过C12和什么物回忆、书写复习有关旧知识。质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投影】观察,回忆化学反应方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程式并书写强化记忆,突出重(生成白色固体)点。【思考】氯气除了和金属钠反应,是否还会和其它金属反应思考,设想,寻求证明设疑,激发求知欲呢?望。【演示】将两根细铁丝用砂纸打亮,螺旋绕于火柴棍上,用观察: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柴,稍停,待火柴将燃尽,置棕色烟_棕黄色溶液表述能力于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3l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现象。反应完毕,用洗瓶注少回忆、思考,回答:烟量水于集气瓶中,观察溶液颜是固体小颗粒组成。色。(用实物投影仪将现象投影在大屏幕上)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烟和气体的区别理解烟和气的本质区别。【结论】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回忆并书写化学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方程式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设问】氯气能否和非金属反应?在初中学过氯气和一种非会属学生思考类比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强化记忆,突出重【投影】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试完成实验一。点验(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强化知识网络的体系【过渡】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与金属、非金属反应。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可以和水发生反应,氯气是否也有这种性质?【指导实验】向一支充满氯气的大试管中加32 入2~3n儿水后,迅速塞紧塞观察现象:思考后表①培养学生对比、子,充分振荡,将上述试管和述:①溶液有点发黄;观察及表达能力。另一支充满氯气的大试管以及②上部空间气体颜色②培养学生认真仔另外一支装有4~5皿【L蒸馏水变浅。上述变化说明氯细的科学态度。的试管放在一起。气能溶在水中,但溶的③鼓励学生积极思对比观察:加入水后的试管中不多。考。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试管上④理论联系实际。部空间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设问】上述变化说明什么?氯水的气味,是哪种物质的气闻氯水的气味。回答:味?你曾经闻到过吗?好像游泳池中的气味。【板书】①氯气能溶于水,但培养学生思考问溶解度不大。②氯水呈现黄绿题,分析问题能力色,说明氯水中有游离的氯。【指导实验】分别用两只玻璃完成实验二:①培养学生对比、棒蘸取稀盐酸和氯水,分别滴观察现象并回答:滴有观察及表达能力。在两条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盐酸的试纸变红,而滴②培养学生综合的两条试纸的颜色变化并比较两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能力。者有什么不同?白,外圈变红。③为突破难点作准【解疑】氯气与水反应有酸生概括:新制氯水的成备。成分:}王20、C12、HClO、【设问】新制氯水的成分是什H+、Cr么?【点拨】新制的氯水中大约有40%的氯和水反应。【板书】氯水是混合物【课堂总结】再现本节课主要学习过程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忆、思考【课后思考】分析氯水与液氯成分是否相同33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4.4有机化合物教学一。甲烷刀的教学设计4.4.1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甲烷(《化学·必修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是学生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章教学先呈现甲烷内容,首先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其次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甲烷作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起始章的第一节内容,就显得其地位的特别突出和重要。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2)学生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简单有机物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3)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初步应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础知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甲烷。但由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比较陌生,基本没有形成有机物的学习方法,对比较抽象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空间想象思维较弱,所以在学习中应用辩证的的观点从结构理解性质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教学中通过模型制作和媒体模拟演示微观反应历程来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逐渐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用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取代);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通过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结构的方法。通过甲烷分子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模型分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析分子结构的方法;利用模型法帮助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具体和抽象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热烈的学习环境,设置问题情境,辅以实验探究及课件的微观模拟,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合作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4.4.2教学设计及实施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观看,交流课从自然界和日常我国天然气资源,前的调查报告,完善对天然气的生活中与人类生存相激“西气东送”工程及其认识。关的有机化合物入意义和神奇的可燃冰。手,激发学习兴趣。趣【引入】天然气的提出本节学习内引主要成分是甲烷,下面倾听回忆自己对甲烷的已容,明确本节学习目题我们以甲烷为例,来研有认识。标。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板书】一、甲烷J【提问】大家能否回答:吼;加深记忆;为学日匾提写出甲烷的化学式,你它是~种无色无妹的气体,习新知识做铺垫。知道它有哪些性质?可以燃烧。探【引导】你能否通究过设计实验来证明它的.激发学生思考、甲组成中含有碳和氢两种思考、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辩论、研究问题的求烷元素?(要求学生以组知欲,培养学生实验的组设为单位进行设计实验方设计能力。成计案)和实【指导交流】学生交流各组可能设计的实验方可验小组问进行交流设计的案:燃方实验方案。方案一:点燃纯净甲烷气体,协作探究,培养性案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合作意识。和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方案二:点燃纯净甲烷气体,35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称【评价反馈】从方案的量浓硫酸的质量。培养综合分一安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等方案三:点燃甲烷气体,在析能力。方面考虑引导学生选出最佳其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小烧方案。杯,观察;另取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观察。(其他方案略)。反馈:方案三探【指导实验】究要求两学生代表操作演实示设计实验方案三,其他同学培养观察现甲观察实验现象,归纳甲烷的物观察、记融鹚黥象、逻辑思维能力验烷探理性质和燃烧现象。和实验操作能力。的究【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组【设疑】这些现象说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成什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说明甲烷可以燃烧,燃烧后和交象,得出结论,并书写反应化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据质量守流学方程式)恒定律可分析得知甲烷中含有培养分析实可碳、氢两元素。验现象的能力。燃【板书】小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cH。+202鏖‰+2啪性结质和可燃性:(见附)Ca(0H)2+C吩乇aC03吼0【思考】我国的许多煤结合甲烷的可燃性利用P61培养分析、解矿都是瓦斯煤矿,容易发生瓦“资料卡片”回答:在甲烷的爆决实际问题的迁应斯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炸极限内(4.9卜16%);煤矿内移应用能力。用财产损失.请你分析,在什么通风良好,定期的检查甲烷的含拓情况下容易发生矿井瓦斯爆量。’展炸?对此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提提出问题,出【过渡】甲烷除具有可引发思考,激发兴新倾听、思考问燃性外,还有哪些性质?趣。实【实验演示】P6l“科学生在老师验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的指导下进行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行实验探究的机会,并通过讨探干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论培养自己的观究甲重萱黼能水察实验现象,分析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与I出一些有关实验的信息,再并解释实验现象氯气组织讨进行交流。以及归纳信息的的反些信息能力。应2些启示【投影】(小结)教给学生观(1)色变浅:说明氯气参与察实验、分析现探了反应,导致混合气体的黄绿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象、归纳信息和寻究交变浅:并记好笔记。找原因的方法,培田流(2)水上升:说明反应后气烷分养创新精神,培养结析体体积的减少而使水位上升;分析、推理和综合构(3)出油滴:说明反应后有能力。及难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其【媒体展示】甲烷的球棍模观看,思考甲烷的结构与型和比例模型;甲烷与氯气反应及与氯气反应的历程。氯的微观模拟动画。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给学生一种气【实践活动】制作甲烷和氯用课前准备的三色橡皮泥反探直观的感觉,并帮究气的球棍模型,模拟微观反应历和牙签自己动手做出甲烷应甲助学生理解取代烷程。的球棍模型和模拟氯气和反应的本质。结【讲述】甲烷的反应历程:并练习写培养学生学构甲l袖硐翻蜻况及封蝴蝴出反应方程式。及习兴趣,培养动手与结悔耐勘酌蹴甲觉绺嘶勘乏应历斗‘实践操作能力和氯程Cm+C12——L◆cIl3cl+气空间想象力。反【强调】有机化学反应方程HCl应式必须用“一”连接,一般不用的“="●倾听,思索历程【投影】.(小结)在学生的头脑,1、甲烷的结构(见附)中逐渐建立有机物的立黼37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结燃田鼎㈣;嵫模型,帮助学生打定领悟,记忆,整理好进一步学习的3、取代反直有嘶拦凇分子!瑚饵螈笔记。方法论基础。探子倒源徊被崩呦好@黼)代替究的反脚恻魄甲烷【投影】结l、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比较(见讨论、完成表继续保持学构及附表1)1和表2,加深对取代反习的持续性,培养其知2、喇疑舰驿隙0}匀取内鼍拍椎瞩揪应的理解,了解甲烷的严谨、有序、认真与氯识饬嗍表2)四种取代产物的性质和的学习态度。复拓3、甲烷受热分解用途。应展【提问】甲烷有什么用途?有什回答:非常重要的渗透环保、能能源,燃烧后生成二氧源问题,关注社么优点?化碳和水,无污染。会。【引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方法渗透,有什么收获?独立思考,系统化本建立从结构角度课引导让学生从知识内容、学习方劳轫纪学习有机物性质堂法等多方面进行小结。同时教师对课的有机化学学习.小堂内学生的表现作出有效、及时的评模式;明确结论,价。领悟,完成笔记整紧扣目标,知其所结【投影】小结(见附)。理。以然。【作业】知思考完成巩固课堂知课本P659题10题识延伸【课堂检测】投影:(见附)识,及时反馈。独立思考完成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5探究式教学实施效果研究+5.1探究式教学试验对学生的效果为了检验探究式教学在化学课堂中应用的效果,我在2006年高一第一学期开始的时候,选取我所带的一个平行班作为实验班,从学生进校开始,对自己所带的班级进行探究式化学教学,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设计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学生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5.1.1学生的学习现状为检验实验效果,笔者于2008年5月又将2006年10月制作的问卷略作调整重新发放调查,以我所带的两个班为样本,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课题组对问卷作了认真统计和分析。其调查结果如下:①关于中学生学习观的调查38.5%的学生感到学习兴趣不高;11.5%的学生感到学习乏味、单调又无可奈何;4.O%的学生感到头疼、厌烦,而对学习颇有兴趣的学生提高到46.0%的学生。②关于制定学习计划。38.5%的学生有时定,有时未定;21.5%的学生在老师要求时才定;6.0%的学生没有计划;有35.0%的学生经常定,且认真执行。③关于爱好兴趣。64.5%的学生只对化学学科很感兴趣;12.5%的学生只对实验感兴趣,对理论教学不感兴趣;4%的学生对化学学科无兴趣;有18.O%的学生为了应付高考才认真听讲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显示,具有初步创新能力的学生比率大辐提高,有15.O%的学生积极参加了化学竞赛。④关于听讲注意力。上课时能对外来的干扰或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注意力高度集中、稳定、持久的有67.5%;而在纪律约束或外界压力因素下,注意力虽然能集中,但不稳定,有思想开小差现象的学生占了28.O%;尚有4.5%的学生好动、走神或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注意。⑤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倾向。本次调查显示,有21.5%的学生“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表示原封不动地接受,有72.5%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吸收知识的;“当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12.5%的学生选择“沉默"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8.5%的学生“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怀疑自己的观点"(从众心理)。5.1.2学生的学习变化实践以来,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逐步优化,必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39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1)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较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展开探究活动。(2)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化学的方法,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能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3)能初步认识自身学习的基础及特点,扬长避短;善于制订与自己认识风格相符的学习计划,能根据学科特点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并善于自我检查评价。(4)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5.1.3学生学习的成绩分析教学实验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时进行。学校对进校的学生进行平行分班,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我坚持在课堂止进行探究式教学,尽管这样往往在进度上要比别的班级慢一点,所做的习题要少一些,且在讲解习题时,我也总是有意让学生参与,让他们讲出他们的做题思路,从而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在期中考试的成绩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的节奏随着学生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快,每次统计教学进度,我班总是走在别班的前面,从成绩的统计结果看(见表),教学效果对比结果是:实验班和对照班产生了显著差异,可见,课堂探究学习使实验班成绩显著提高。表5—1考试成绩对照表高分考试类别NlXlN2X2N3X3人数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6l86.9306285.9lO6282.85O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6188.10246281.76166274.828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6l85。9546282.3726276.18O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6l91.08156290.77126287.401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6l82.4026272.02O6269.7lO:7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6l85.8456278.6816276.06l注:(1)考试试卷分数满分为110分,高分段人数为100分以上。柏 ‘矗、.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2)N代表班级总人数Nl代表1班总人数。(”x代表班级平均分彳=麟x。代表1班平均分表5—2被试班起点水平成绩比较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班别INlX各档次人数实验班1I61I86.93I14.56l29l12I12I8对比班2l62I85.91I15.68I27I13I13I9I兰!竺:三!三!:竺!.茎墨至呈茎注:(1)N、X的含义同表3(2)6(标准差)艿:陴6(标准羞)越小,分数越集中,离散程度越小Xi代表每个学生的原始分数,X代表该班学生的班级平均分,N代表班级总人数(3)Z(差异检验的一种方法)Z=XL—xtZ<1.96时,差异不显著;1.96≤Z<2.58时,差异显著;Z≥2.58时,差异非常显著。表5—3被试班实验结束成绩比较表(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各档次人数NX6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9分以下实验班l6l85.8415.452918104对比班26278.68,23.514221412Zl=1.97>1.96差异显著从实验班开始实施探究教学成绩比较表(表1)可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成绩在实验初始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班与对比班级平均成绩、各分数档次人数相差无几,Z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差异不显著。经过一年半探究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意识、学习习惯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会了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点从学生问题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的问卷调查、4l ⑨.淼然s考试平均分数、高分段人数、标准差、Z检验结果5个方面的差异可以体现出来。以上表明:实施探究式教学既没有影响教学进度,也没有让学生的成绩“滑坡",反而给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减少了大量学生作业的前提之下,化学成绩却稳中有升,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收获了更大的自信。5.2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反思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尤其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5.2.1提出问题数量要适中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提问题,立足于通过问题表达自我。但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问题的多而杂、参与人数的广泛而脱离实际,则容易演变成走过场,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一般来说,语言表达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发言较多,而不善于言谈的学生则容易失去发言表达的机会,这样就剥夺了一部分学生发言的权利,更谈不上学生之间的分享与贡献。①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应只注重问题的数量,更应注重问题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去,才能最终让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发展和提高。5.2.2探究的过程与时间调控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时间的有限性使得教师必须考虑如何组织高效的学习活动。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要让各小组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的同时,也要明确各过程是有时间限制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探究的各过程中,而且也可以让那部分表达能力强、思维较开阔的学生得到更好的训练,还为表达能力差、思维迟缓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和学习的机会。参与探究和讨论的时间如果没有明确限制,容易形成一部分学生的一言堂,面使另一部分学生失去参与机会。解放学生的探究自主权和自由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空。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给学生以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具有的自主、独立、能动、创造等内在特征,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①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42 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新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积极主动地进入知识体验的主体角色。教师不能做学生学习的替代者,不要试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帮”的太多,“铺”得太平,只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一种惰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没有好处的。而要引导学生或者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而不是兜售真理。要把主动权和发展权还给学生,把成功的机会和愉悦心理留给学生。5.2.3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探究式教学中,谁努力思考谁就有收获,谁积极参与谁的收获就大。性格开朗、交往能力强、能说会说的学生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而那些腼腆、拘谨、文静、沉静、面对新的刺激问题反应并不强烈,喜欢沉思冥想的学生,可能容易成为“看客’?。另外,有的同学可能对某一层面、某一方面的问题感兴趣,而对其他的问题可以说是毫无兴趣可言;相反,有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并积极参与,提高了参与的效率。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给予不同学生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真正能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去,进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蕴藏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平等交流对话的真正魅力。5.2.4倡导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观念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为学生学习知识架桥铺路,给学生创造更多思维,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建立探究的学习风气,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使命的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所以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更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的挑战者,还是教学艺术的欣赏者、参与者、合作者、审查者和评价者,教学中要挖掘和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他们各尽所能。5.2.5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养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敢于摈弃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不适合新形势的传统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意识,引导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教书育人、研究创新的学者:不再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地位,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人物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课堂创新教育环境的营造者,是指导学生讨论探究、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引导者,是教学资源的选择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者和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群体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是学习者的咨询者和示范者,还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欣赏者和评价者,教师要与学生和睦相处,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专业知识、精堪的教学艺术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要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层面的状况,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及对STS知识掌握情况层面的状况,①才能适应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化学课堂上对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学生在丰富多彩情景素材里,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将知识整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受益非浅。圆教师在探究学习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教师在不断进行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中感悟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将新课标提倡的“科学探究’’有效贯彻于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总体水平等各个方面也有大幅度的提升。@①吴江明,丁茂山.中学化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化学教育.2∞7,6.②孙妹平.浅议以案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研究.化学教育,2006,(11).@马胜利,李莉.参与探究学习课题研究的中学化学教师状况调查.化学教育,2∞6,(12). ⑨硕士学位论文~lASTER‘STHESlS结束语在一年多的试验中,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上了不少值得称赞的好课。走进课堂,学生已开始动了起来,自主学习的活动也开展了许多。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好容量与时间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互补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够顺畅,总有症结在其中。因而课堂教学中有时“探而不究”,提出问题后往往又由自己讲解出来,有时是“探探就回头”,“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较为普遍。在课堂的“问题设计、情景提供、实验准备、学生活动组织”等方面仍处在一个较初级的运作阶段。另一方面作为“活动与探究教学”则尚末得到充分的重视,一节课能有目的探讨一两个问题已属不容易。再次学校实验仪器和自身精力,往往课堂的准备达不到备课的水平,限制了活动探究的开展;最后,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压力妨碍学生开展探究式活动,学生的功利性,使部分学生认为探究耽误时间,希望能直接从老师那得到现成的结论,不愿静下心来探究。如此众多因素决定了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仍处于起始阶段,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所有的老师都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好处,与我们迎接高考的目的是一致的,大家都参与进来,将会行成很大的合力,教学效果会更好,也更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45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附录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你好!这是一份关于高中生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总共35题。每道题的答案,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因此请不要有所顾忌。测验时,请仔细阅读每题,然后根据题中所述和自己相符合的答案。本测验不计时间,可尽量快些作答,但切勿遗漏。真诚感谢你的合作!l、你学习时能否一坐到桌子前就马上开始学习A、能马上开始B、有时不能马上开始C、怎么也不能马上开始2、你讨厌学习时是否找“头痛”、“肚子痛"等理由为借口A、有时找B、常常不找C、决不找3、你是否认为学习没有意思A、经常认为B、有时认为C、不认为4、成绩不好的科目你是否更努力去学习A、会更努力学习B、有时会更努力学习C、不会努力学习5、学习计划A、计划合理,且能认真执行B、有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C、有计划但没有执行D、没有计划6、课前预习A、长期坚持B、有预习习惯但不坚持C、很少预习D、从不预习7、课前准备A、安静休息、并做好上课准备B、安静休息、但并未做好上课准备C、一边讲话一边做上课准备D、从不做上课准备8、在学习新功课之前,你是否会翻阅一下先前学过的内容以便能更快地领会新知识?A、长期坚持B、有复习习惯但不坚持C、很少复习D、从不复习9、课堂听课时A、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被动的接受信息B、认真听老师讲解,但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C、听课不认真,经常开小差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10、课堂笔记A、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记笔记B、照抄板书C、极少记笔记D、从不记笔记11、课堂发言‘A、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B、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C、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D、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认真听讲12、课堂上练习A、认真迅速做练习,遇到问题经思考仍不懂再闯老师B、认真迅速做练习,遇到问题马上问老师C、做练习拖拉,但遇到问题能问老师D、不愿做练习,遇到问题也不问老师13、做作业之前,你能复习课堂笔记和课本吗?A、能一贯坚持B、有时能这样做C、从不做这项工作14、当你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常常会A、复习课堂笔记B、马上和同学商量C、问老师或看标准答案D、放弃15、对老师布置的作业A、独立按时按质完成B、能按时完成,但有抄作业的行为C、有时不完成作业D、.经常不完成作业16、作业矫正()A、坚持订正错误并及时理解B、坚持订正错误但不能及时理解C、有时订正错误D、从不订正错误17、你是否有错题集A、有并能认真使用B、有但不能认真使用C、没有18、你有课后马上复习的习惯吗?A、有并能坚持B、经常有C、偶尔有D、没有19、你是否要到考试前才复习?A、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不断适时复习B、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到考试前才复习C、当天没复习,考试前才复习D、从不复习20、如果老师没有留作业,你会做什么?47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A、复习学过的知识,并预习B、看参考书补充课外知识C、先休息一下,视情况而定D、无所事事21、你是否能坚持循环复习,即复习完甲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A、能坚持循环复习B、偶尔进行循环复习C、从不22、重要考试之前,你是否制定一个复习计划A、有计划B、偶而有C、从来没有23、你有没有适合你自己的考试方法?A、有且能认真执行B、知道方法但一到考试就忘记了C、没有24、考后总结A、逐题分析,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B、分析得失,明确问题,但未想办法加以改正C、关心成绩,能订正错误,但不分析存在问题D、不分析,也不订正试卷错误25、你是否能精读教材、透彻理解A、能做到B、偶而做C、从不26、你的学习时间A、十分充足B、有点紧张C、非常紧张27、自学时你通常能专心致志吗7A、能专心致志B、大多数时间能专心致志C、少数时间能专心致志D、不能专心致志28、你认为外界因素对你的学习影响吗?A、没有影响B、有点影响C、影响很大29、你问老师问题的频率A、经常问B、偶尔问C、从不问30、除了问学科问题,你经常跟老师交流吗?A、经常交流B、偶尔交流C、从不交流31、你提的问题属于A、是什么B、为什么C、怎么样‘D、解题类32、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于::A、老师或家长的称赞与奖励‘B、学习的乐趣C、掌握知识的重要性33、听讲时你能产生疑问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A、经常能B、有时能C、根本不能‘34、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了吗A、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下都解决了B、部分解决C、没有及时有效的解决35、在课堂上,大家就某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A、很喜欢B、能接受C、希望老师直接给出答案49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主要参考文献1.[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2.6.吴亚萍.基于新基础教育的探究性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06,2.7.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王祖浩,吴星.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崔相录主编.研究中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10.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1.王克勤.化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张玉彬,蒋平志.《原子结构》课堂教学设计(鲁科版)[J].化学教学,2006(1).13.刘前树,李广洲.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力.化学教育,2007(2).14.赖汉龙.化学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7(3):15.王存宽.现代启发式教学的构建与应用[J].化学教学,2000(2).16.李培启.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3(5).17.袁金坤,倪字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3).18.田长明.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实践[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3).19.戴琪.开展探究式教学课例分析氯气化学性质探究[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2).20.姜淦萍.化学实验型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探究思路[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2).21.谭宗俊,向雪皑.让学生在课外实验探究中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J].化学教育,2007(4).22.吴江明,丁茂山.中学化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J].化学教育,2007(6).23.孟少凌.探究方案设计优化初探.化学教学[J],2006(8).24.崔子建.探究性学习情景的设计.化学教学[J],200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