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

ID:32334595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_第1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_第2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_第3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_第4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尝试天津市津华中学郑家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的素质应该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自身所具有的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并在其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的、潜在的能力。它是在先天禀赋资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历史学科在落实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材中不计其数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反映出历史的多样性,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最丰富的材料;社会形态的更替变化,国家民族的兴起衰落,朝代政权的

2、迭次更换,反映出历史的连续性,又为素质教育展示了最广阔的天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变迁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史为鉴”,“鉴古而知今”,反映出历史认知的特殊性,更为素质教育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其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师,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面对新时代、新教材、新观念、新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

3、初步形成了在深刻领会历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整体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把让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最佳能力结构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进行课堂教学的微观设计的教学思路。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是课堂教学微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和前提条件。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教学过程有明确的方向。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确

4、定如下目标:1、确定知识目标: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每一章节知识的基本结构。它即可以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整体化,以期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又可以完整地把握历史发展线索,为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知识目标的落实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质的有效途径。2、确定认识目标:主要是通过对教材每一章节具体内容的分析,吸收当今世界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最新成果,来确定学生对所涉及问题的认识程度。它既要面向全体同学,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又要针对当前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学生自身

5、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把握其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认识目标的落实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环节。3、确定能力目标:主要是①6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问题的对比,培养学生善于从相互联系、发展变化中,观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能力目标的确定,有计划

6、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由此可见,能力目标的实施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案。二、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启发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划。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自学导读式,把每一目编制成若干问题,形成自学提纲,经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等分析式教学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和幻灯投影等教学工具,力争突出新旧知识的相关性、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史论结合的认知规律性和思维能力的创造性。通过有机的德育渗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

7、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仅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节的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为例,做一简单介绍。在导入新课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思维的火花,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我先利用计算机制作软件编制了四道选择题,对十月革命胜利后采取的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及不利影响进行回顾,让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判断,自然得出结论:战争结束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工作重心开始转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从而导

8、入新课。第一目“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布置导读思考题: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②苏联成立的时间、加盟国及其国家性质。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这两件事的来龙去脉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引伸诱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分析。1.背景问题。在学生回答了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要点后,教师引用教学参考中的实例来突出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新经济政策的制定。教师以对话方式诱导学生回答时间、目的,教师再引伸强调新经济政策是以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