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3452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例谈大团高级中学彭柳上海高中新课改已经从2006年开始全面铺开。在一个多学期的教学中,本人深切的体会到,要想使新的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需要我们决战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人民常说实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些无效现象,如何实现其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所见所闻就新课改实现课堂教学实效谈几点想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
2、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即情景体验式的学习,在教学中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建议主体或身临其境,或借助想象、虚拟的场景,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彼此对话,进行角色体验,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新教材内容编的简单,跨度大,如果照本宣科肯定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讲课要适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案例]比如:上册第2课文字,如果我不经过任何导入直接讲文字产生的原因、种类、演变过程、特点等,效果肯定不佳。而我上课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些情境,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展示一
3、副东巴文,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文字吗?能说说它的意思吗?”同学们都摇摇头。“这是我从云南旅游带回来的东巴文,是纳西族一位有名的老东巴先生当场亲自写的,之前我跟他介绍我是历史老师,而且对东巴文很感兴趣。想请他写一副东巴文上课用,他马上答应写下了这副字。”我看同学们已经非常有兴趣了。“能猜猜它的意思吗?”几位同学站起来说可意思还没挨到边,于是我给他们讲了这段东巴文上的故事。听完后马上有同学说:“老师给我们讲讲东巴文吧。”“好的,请大家翻到课本11页,史海拾贝里介绍了东巴文。”由此导出这节课其它的象形文字,再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它们
4、的历史。[反思]5我想这段真实的情境创设是有必要的,当然创设情境绝不是给简单的教学内容加点“味精”或搞点“五彩缤纷”。情境的创设也要恰倒好处,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因此要注意在教学中不要太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如果那样“情境创设”反而干扰了学习效果,流于形式。我认为“情境”创设至少要考虑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有效性。创设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理解特定的历史状态,进入历史状态,促使全体学生“神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还要考虑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创设情境。而不仅仅是为了制造和渲染情景。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需要提前设计,要考虑目的性。
5、预设什么要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特征,目的是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情境还要传达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做好丰富的材料准备,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只有这样的情境创设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对历史教材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新教材编写理念新,内容也很新,但也有不足。比如:教材过于简单,结论纲要多,史实细节少,教材内在联系不够,史味不浓等,教师该如何避免这些教材的不足,这就给教师无形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课标提倡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不要局限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要求引领学生科学地利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结论,让教材成为
6、学生思维发展的平台。对于教材内在联系不够的问题,我们可以打破各单元章节的限制,对教材做重新组合;对于教材史味不浓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补充历史材料。历史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努力寻找各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案例]如在讲到《金属工具》这一课,教材介绍了青铜的冶炼过程,青铜器的种类中提到了青铜器曾经作为礼器。如果仅仅通过教材,学生对青铜器作为礼器很难形成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我首先投影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了古代的典型的青铜器,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精美的青铜器无不啧
7、啧称奇,首先让学生按用途把它们分类,并顺势告诉他们,中国古代青铜器虽然出现较晚,但无论是铸造技术还是艺术成就在当时的世界都是第一流的。然后,又出示了一段材料,就是根据周代的礼仪,天子九鼎,诸侯七鼎,以此类推。鼎本来是一种食器,但通过这段材料,学生就会感悟到鼎代表了身份地位,也是中国礼仪制度的载体,因此把青铜器分类鼎又属于礼器。5[反思]《金属工具》这一课如果按教材只是简单地讲金属工具按用途分类为武器、礼器、生活用品,学生对青铜器作为礼器就没有深刻的认识,而我上课时通过对教材观点的深入挖掘和对教材史实的补充,再加上投影的使用学生
8、对青铜器的形象、用途、象征认识更加完整而深刻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告别无效提问,演绎课堂精彩当下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被许多教师作为师生互动、教学落实乃至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经常性教学举措。但在实践中经常存在一些“无效提问”,引起我们的反思。案例:某教师在讲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