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27500
大小:4.61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2-03
《信用风险mkmv模型研究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信用风险MKMV模型研究及应用姓名:曹传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统计学指导教师:路正南20071218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各国努力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建立在信用经济基础上的现代金融体系显示出极强的波动性,金融领域内危机事件层出不穷。随着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人们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金融风险管理也由此成为近三十年来金融领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现代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用风险因为难以量化和管理因此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制约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发展的因素
2、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信用风险认识的不足。幸运的是,随着人们对信用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入,信用风险度量技术日趋成熟。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专家评价、财务指标分析和高级信用风险模型三个阶段。在信用风险度量从主观分析走向客观评价、从简单指标走向复杂模型、从新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济计量技术、保险精算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值分析方法的进展为之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国外学者在长年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了一系列定量分析和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以MKMV模型为代表的结构化模型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其开发者Moody’sKMV公司多
3、年的实践表明了现阶段MKMV模型在信用风险建模方面的优越性。尽管如此,人们仍在不断尝试建立新的模型或者对模型施加更接近现实的假设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结构化模型中的内生违约边界模型、外生违约边界随机利率模型,以及简化模型、基于信用VaR的CreditMetrics模型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与此相比,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显得滞后,其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有效的债券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化利率基准,同时相关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健全。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这些条件正在成熟,这使得金融机构研究信用风险数量模型
4、成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对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的比较研究,找到现有条件下适合内地市场的信用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并尝试利用其分析债券产品的信用差价。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系统阐述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的演化过程。从作为基石的Merton模型到国外广泛应用的MKMV模型,再到K-R.S、L.S等引入了动态利率过程和提前违约的外生违约边界模型,以及Black/Cox、Leland等从股权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考虑违约事件的内生违约边界模型,本文详细说明了各模型的建模思路,并对模型的特点进行了
5、分析。(2)通过对众多结构化模型的比较分析,笔者结合中国市场自身的特点和MKMV模型在美国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该模型的在国内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2004至2006年三年的相关数据对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该模型预测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效果。.(3)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MKMV模型的实证结果应用于短期融资券定价,并分析了影响短期融资券定价的因素。关键词: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Merton模型,MKMV模型,短期融资券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lltheprocesso
6、feconomicglobalization,thefinancialsystemwhichischaracterizedbyfinancialinnovationshowsgrowingvolatilityasitgoingmature.Thisuncertaintyisgeneratedbymarketpricing。Asaresult,whilefinancialsystemweightsgrowingimportanceintheeconomics,itisevenmoreurgentforpeopletotakecont
7、roloffinancialrisk,andfinancialriskmanagementbecomesacoreprobleminfinancialfieldsrecentlydecades.Amongalltheriskswhichafinancialsystemfaces。creditriskispaidmuchattentionduetoitsspecialtraitssuchasbeinghardtobequantifiedandmanaged.Themainfactorthatobstacletheadvanceofc
8、reditriskestimationtechniquesismisunderstandingofdefinitionofcreditrisk.Fortunately,aspeople’Sknowledgeaboutcreditriskgrow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