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2300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3
《·《咬文嚼字》教学随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教学随想今天学习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随笔《咬文嚼字》,个人认为本课重点不是把握和理解文章的观点,重点应该让学生明白且有意识地去“咬文嚼字”,平时作文时候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不是古人闪耀千古、令后人瞻仰的精神丰碑,一咏一叹,斟酌掂量,在现代网络纵横的新时代文学下,快餐文化的真正价值又在哪里?有时候细细研读自己的文字总会让我汗涔涔而下,粗糙、浅薄而已啊。虽然有时为了一句话而琢磨半天,那是自己才学疏浅的表现罢了。 文中先生还提到了“套板反应”,美人都是
2、“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无非“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文章写完还是“付梓”“杀青”,真有点“掉书袋”的感觉。“唯陈言之务去”,才是有创新的起码条件。 文学应该来自心灵的真实流露,那种情感是喷涌而出的,是积淀已久不得不发的情绪。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是重在一种引导,对于文本的解读并没有强调什么,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有点犹豫。再论“推敲”及其他——《咬文嚼字》备课札记一、关于“推敲” 作者在分析用“推”还是“敲”时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推”乃自掩自推,寺里只有他孤身一
3、人,这样整个环境是显得冷寂的。“敲”则指寺里有人应门,环境体现了“温暖的人情”。二是“推”无声,“敲”“剥啄有声”“平添了搅扰”,也就是说“敲”与冷寂的环境不协调。 作者的推断有两点要注意,首先作者的分析始终紧扣意境是否协调这一观点,也即紧扣文段的说理中心——推与敲,“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另外,作者认定僧人是主人即李凝,至少也是原本住在寺里的人。 我们在探讨是“推”还是“敲”时,有两点不能回避: 其一,“敲”是否破坏意境?作者说:“‘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反驳者认为,没有敲门声惊
4、动,怎知道池边有宿鸟?并且认为“敲”字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其实,宿鸟不一定是敲门声惊动后才知道有,难道诗人不能写想象中的景吗?诗人见池边有树,进而推想树上有鸟,是再合理不过的想象。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说明宿鸟在月光的刺激下也会啼叫,不一定因响声惊动。 其二,关于诗歌的写作缘起,常见的说法为诗人访友不见,归而作诗。如果以此推断,既然友人不在家,僧人必不是主人而是访客,是访客当然用“敲”不用“推”。问题是何以见得此次寻访没有遇见友人?支持此说的理由是以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推断,说访客寻友不见“不甘心”,暂时离开还会再来。但这并不表明
5、这次没见着,如果“不负言”之“言”是指在此次相见言谈之后李凝的再次邀约呢? 是否可以从僧人的身份入手去确定“推”与“敲”?僧人是主还是客?是主人则用推,径直而入;是客人则敲,敲是询问,是招呼。 按整首诗记述的内容看,一三联写访客眼中景,第四联写访客心迹,由此我们推断第二联也是写访客的眼中景和行为的。这样全诗的写作对象或者说写作角度是统一的,都是写访客所见所为所想。如果僧人是主人,则第二联写主人,第三四联写客人,角度不免混乱,不统一。 另外,正因为僧人是访客,寻访落空,所以整首诗无一句写相会言谈的场景。 二、关于“小龙团茶”与月的关联10 作
6、者写道,“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或许有些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妨引导他们联想品茶与赏月的相似性。 新茶淡香扑鼻,朗月沁人心脾;新茶茶雾袅袅,朗月光线缥缈;新茶茶水绿色似有若无,朗月中万物朦胧似幻如梦。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只是直陈事实,缺少含蓄蕴藉,不能形成美妙联想,读者少了再创造的可能,自然也就失去了韵味。 三、关于王若虚的修改 1.原文“以为虎而射之”与修改“见草中有虎,射之”哪个更好? 前者“以为虎”,明白无误地向读者表明草中老虎
7、是假,是李广眼花,这种写法过早让读者知道了谜底。“见草中有虎”则保持了故事的悬念,读者在阅读时,只有看到故事结尾才知道真相,故事叙述有起伏,充满戏剧性。修改好。 2.“既知其为石”为什么不能表现“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既知其为石”是陈述句,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事情原委,而“视之,石也”是判断句,通过特殊句式来强调探寻事实和明白真相这一过程。并且,语气词“也”有感叹“啊”的意味。这就是原文“视之,石也”能表现“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的原因。 3.原文“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能否省掉“石”字? “终不能入”自然是指射入草中石,承前省掉“石
8、”,简洁明了,句式也整齐。修改好。 4.“终不能入”这一情节能不能省? 李广眼花犯了美丽的错误,但却错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