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11405
大小:28.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说明文阅读专题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新学校初三语文说明文复习说明文知识点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2、说明文语言:平实、质朴、准确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三、常见的说明方法:(1)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例:①鲸分为两
2、大类。一类口中有齿,以大动物为捕食对象;一类口中无齿,以小动物为捕食对象。(2)举例子:列举已知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对象,使人明白易懂,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中的各种物体或碎片。如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去的螺母、螺栓活螺丝刀等各种物体。(3)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加以说明。例:“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他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4)列数据:用数字来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可使说明的内容更为准确、真实、具体,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人体含水约占人体2/3,鱼体含水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90%以上。(5)
3、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突出和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例:……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能使一列火车开动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6)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典故谚语、公式定理等。例: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7)下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确切地说明。例:①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8)作诠释:就是解释说明,就是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例:①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
4、力量。风碰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少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②地窨子展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设计才华。为了适应极端寒冷的气候,地窨子多选址在南面向阳坡地,这种设计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对居所起到杀菌、保温、照明的作用。地窨子多为半在地上半在地下,三面多半在地下,冬季雪后屋顶上就覆盖上厚厚的雪被,
5、起到很好的防寒保温作用,即使冬季不取暖,屋子也能保持在零度以上。地窨子一般建造在山坳与河流小溪附近,这样既【甲】能有效地避免暴风雪的袭击,又【乙】可以就近取水、便于生活。问题5:阅读第②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2分)立新学校初三语文说明文复习——分析理解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
6、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问题1: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①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国的军事家们曾制造了一种奇特的小型燃烧弹,这种炸弹重量约为蝙蝠体重的3倍。同时制造了蝙蝠投掷器。盟国的军事家们设想在夜间让飞机飞入敌上空进行一次奇特的空袭,把小型燃烧弹固定在蝙蝠身上,到了敌区城市的上空,用降落伞将蝙蝠投掷器空投下来,于是,几千只蝙蝠便可像“活燃烧弹”一样,命中相当大范围内的目标,烧毁敌区大量的建筑物
7、。②为什么选用蝙蝠作为携带燃烧弹的“敢死队员”呢?这是因为蝙蝠具有在漆黑的夜间穿梭飞行的奇特本领。问题2:请解说本文第①段的作用。(4分)⑤国内外的事实说明:人们不仅以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住宅为满足,还强烈而习惯地要求拥有符合人性心理,能与周围的人彼此联系、共同生活的居住环境。如果人造环境不符合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在缺房的情况下暂时会感到满足,一旦住房较多,人们的要求也就改变。高层建筑的这种社会功能缺陷,已引起许多建筑师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国外一些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