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

ID:32299174

大小:226.98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2-02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_第1页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_第2页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_第3页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_第4页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胡治兵语录》 [先秦诸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序蔡锷辛亥之春,余应合肥李公之召,谬忝戎职。时片马问题纠葛方殷,瓜分之谣诼忽起,风鹤频惊,海内骚然。吾侪武夫,惟厉兵秣马,赴机待死而已耳,复何暇从事文墨,以自溺丧?乃者统制钟公有嘱编精神讲话之命,余不得不有以应。窃意论今不如述古,然古代渺矣,述之或不适于今。曾、胡二公,中兴名臣中铮皎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景仰想象,尚属匪难。其所论列,多洞中窾要,深切时弊。爰就其治兵言论,分类凑辑,附以按语,以代精神讲话。我同胞列校,果能细加演绎,身体力行,则懿行嘉言,皆足为我师资,丰功

2、伟烈,宁独让之先贤!宣统三年季夏,邵阳蔡锷识于昆明。第一章将材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以带兵。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沉之士,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

3、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带兵之道,勤怒廉明,缺一不可。(以上曾语)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天下强兵在将。上将之道,严明果断,以浩气举事,一片肫诚;其次者,刚而无虚,朴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义。要未可误于矜骄虚浮之辈,使得以巧饰取容,真意不存,则成败利钝之间,顾忌太多,而趋避愈熟,必至败乃公事。将材难得,上驷之选,未易猝求。但得朴勇之士,相与讲明大义,不为虚骄之气,夸大之词所中伤,而缓急即云可恃。

4、兵易募而将难求。求勇敢之将易,而求廉正之将难。盖勇敢倡先,是将帅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则粮饷不欺,赏罚不滥,乃可固结士心,历久常胜。将以气为主,以志为帅。专尚驯谨之人,则久而必惰;专求悍鸷之士,则久而必骄。兵事毕竟归于豪杰一流,气不盛者,遇事而气先慑,而且先逃,而心先摇。平时一一禀承,奉命惟谨,临大难而心中无主,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以上胡语)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军中须得

5、好统领营官。统领营官,须得真心实肠,是第一义。算路程之远近,算粮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强弱,是第二义。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虽多,调度虽善,有效有不效,尽人事以听天而已。璞山之志,久不乐为吾用,且观其过自矜许,亦似宜于剿土匪,而不宜于当大敌。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以上曾语)李忠武公续宾,统兵巨万,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无不争思倚重。其临阵安闲肃穆,厚重强固,凡遇事之难为,而他人所畏怯者,无不毅然引为己任,其驻营处所

6、,百姓欢忭,耕种不辍,万幕无哗,一尘不惊。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诸军,实其明足以察情伪。一本至诚,勇冠三军,屡救弁兵于危难。处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乌将军兰泰,遇兵甚厚,雨不张盖,谓众兵均无盖也。囊无余钱,得饷尽以赏兵。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将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而其要以得人为主。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设五百人之营,无一谋略之士,英达之材,必不成军;千人之营,无六七英达谋略之士,亦不成军。统将须坐定能勇敢不算本领外,必须智足

7、以知兵,器识足以服众,乃可胜任。总须智勇二字相兼。有智无勇,能说而不能行;有勇无智,则兵弱而败,兵强亦败;不明方略,不知布置,不能审势,不能审机,即千万人终必败也。贪功者决非大器。为小将须立功以争胜,为大将戒贪小功而误大局。(以上胡语)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以上曾语)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取义至精,责望至严,西人

8、之论将辄曰“天才”,析而言之,则曰天所特赋之智与勇。而曾胡两公之所同倡者,则以为将之道,以良心血性为前提,尤为扼要探本之论,亦即现身之说法。咸同之际,粤寇蹂躏十余省,东南半壁,沦陷殆尽,两公均一介书生,出身词林,一清宦,一僚吏,其于兵事一端,素未梦见,所供之役,所事之事,莫不与兵事背道而驰,乃为良心血性二者所驱使,遂使其“可能性”发展于绝顶,武功烂然,泽被海内。按其功事言论,足与古今名将相颉颃而毫无逊色。得非精诚所感,金石为开者欤?苟曾胡之良心血性,而无异于常人也,充其所至,不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