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

ID:32281697

大小:2.32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2-02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_第1页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_第2页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_第3页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_第4页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言自19世纪80年代艾宾浩斯首次把实验法引入记忆研究以来,记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传统的记忆研究一直集中于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memory),然而还有一种更广泛的与回溯记忆有本质区别的记忆形式,叫前瞻记忆(prospectivememory),前瞻记忆是指对未来某一时刻将要完成某项或某些意向活动的记忆。前瞻记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记忆现象,对维系人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如记着每天按时吃药、记着晚上的重要约会、记着经过超市时购物等等。Bugress(2000)认为,重要的人类

2、认知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关前瞻记忆的。但研究表明当人们回忆其记忆失败的例子时,大多也与前瞻记忆有关。比如,Kvavilashvili,Messer和Ebdon(2001)的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50%-70%的记忆失败都发生在前瞻记忆中;临床研究发现某些病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及Alzheimer患者都表现出前瞻记忆能力的明显下降;研究还发现,一些严重的事故,比如医疗事故、空难、矿难等都与前瞻记忆任务的操作失败有关(例如,Reason&Mycielska,1982;Stone,Dismukes,&Remin

3、gton,2001)。执行意向是一种计划形成的策略,它是指个体根据特定情境所作出的具体行动计划,它包括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执行个人意向。从Gollwitzer等(1990)提出执行意向开始,执行意向就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且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证实了执行意向编码可以帮助有效的实现目标。Chasteen等(2001)首次把执行意向引入前瞻记忆领域,探讨了执行意向编码对老年被试前瞻记忆的影响,试图寻求改善前瞻记忆的有效策略。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并从年龄、任务类型、编码方式

4、等维度展开了深入研究,但由于被试选取及实验材料等的不同,研究还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分别在聚焦和非聚焦条件下,探讨执行意向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被试前瞻记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的影响机制以及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本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对于回溯记忆人们已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而前瞻记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有关前瞻记忆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对普遍存在的前瞻记忆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引入目标追求领域“执行意向"这一概念,对前瞻记忆进行研究,直接探讨改善前瞻记忆的有效策略,为改善人们的

5、前瞻记忆提供更直接的帮助,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最后,以往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研究中,大部分只从聚焦条件的一方面进行研究,聚焦和非聚焦任务的对比研究很少,另外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影响的发展研究更少(只发现一个:Zimmermann&Meier,2009)。本研究选取青少年三个年龄段被试,探讨聚焦和非聚焦条件下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实验证据。2第一部分文献综述1前瞻记忆的相关研究前瞻记忆是相对于回溯记忆提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回溯记忆是指对过去所发生的事件或行为的记忆,如记得上周听过的

6、演讲,记得昨天看过的球赛等;前瞻记忆是指对未来某一时刻将要完成某项或某些意向活动的记忆,如经过超市时记得买水果,30分钟后关掉微波炉等。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的区别可以通俗地表示为“记得要做某事"和“记得做了某事”(Neisser,1982)。从现有资料看,第一次单独地对前瞻记忆进行关注并进行有意识地探讨的心理学文献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190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1930年,Bimebnam首次将前瞻记忆现象作为一种实验任务来进行研究。1971年,Loftus开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

7、度研究前瞻记忆现象,但是在Loftus的研究中,并没有提出前瞻记忆这一专有名词,而是称作对意向的记忆(Memoryforintentions)。Meacham和Leiman于1975年正式提出前瞻记忆这一心理学术语。1984年,JohnHarris发表了一篇有关前瞻记忆的研究综述,归纳整理了这一新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此后,前瞻记忆一般采取日常范式进行研究,例如,邮寄卡片、模拟服药片等(Meahcam&Leiman,1975;1982)。但是在自然情境中,不可控制的因素比较多,研究结果也无法

8、重复验证。因此,其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相比回溯记忆来说相差甚远。1990年,Einstein和McDaniel提出了前瞻记忆的实验室研究范式,至此以后,实验室研究范式在前瞻记忆领域的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994年,应用记忆大会组委会专门设立了两个前瞻记忆分会场,并开设了一个前瞻记忆展板来展示和讨论前瞻记忆领域的研究。1996年第一部关于前瞻记忆的论著问世一前瞻记忆:理论和应用(ProspectiveMemory: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