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233331
大小:1.9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2-02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深部小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深部小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摘要目的:脑深部小梗死(smalldeepinfarctions,SDIs),是由深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的梗死,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经典的SDIs仅指腔隙性脑梗死(1acunarinfarcts.LI),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小血管病变,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病,临床症状轻微,表现为特征性的腔隙综合征而且预后良好。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功能核磁(funct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以及各种超声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大血管闭塞性病变也可以导致SDIs。由大脑
2、中动脉狭窄(middlecerebralarterystenosis.MCAS)或闭塞引起的SDIs病灶位于内囊纹状体区,其责任病变血管为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常同时累及多条血管,所以病灶直径较大,而且发病机制有别于LI,故称其为内囊纹状体梗死(striatocapsularsmalldeepinfarctions,SSDIs)。据报导SSDI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症状易波动,治疗效果差,预后多不良。这就要求我们在早期诊断及治疗上采取一些不同于传统LI的措施,如:必要的有创性检查和积极的溶栓、抗凝治疗等,从而提
3、高疗效,改善预后,并防止大血管闭塞性病变的进展。由于种族的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血管闭塞性病变在亚洲黄种人中好发于MCA主干,所以从理论上推测,中国人的SSDIs发病率应高于西方自种人。因此,中文摘要研究MCAS患者的SSDIs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特征,并推断SSDIs的发病机制,有助于SSDIs患者急性期治疗措施的选择和预后的改善。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选取经TCD/MRA和头颅MRI/DWI检查证实的,伴有MCAS的SSDIs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立同期入院的,经MRJ/DWI和TCD/MRA检
4、查证实的,病灶位于豆纹动脉供血区内的不伴有同侧MCAS的LI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排除伴有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心源性栓塞、非动脉粥样硬化性MCAS以及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详细记录两组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痫史、高脂血症病史和卒中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cntischemicattacks,TIA)病史等人口构成以及卒中的危险因素。根据头颅MRI/DWI所示的病灶大小、数目,将SSDIs组患者分为:腔隙样梗死组和内囊纹状体巨大腔隙组以及病灶单发组和病灶多发组。同时根据TCD测得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MRA所示的信号丢失量,将MCAS程度划分
5、为:轻、中、重三度;并确定MCA狭窄病变部位为:局限性MCA主干狭窄和弥散性MCAS。采用NIHSS评分将SSDIs的临床症状分为轻症好转组与重症进展组。采用x2检验评估SSDIs组与LI组患者在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卒中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差别。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SSDIs与MCAS及卒中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TCD/MRA检测证实的症状性MCAS患者共226例,46例(20.4%)患者表现为SSDIs,其中巨大腔隙者中文摘要27例(11.95%),腔隙样梗死者19例(8.4%)。影像学特点比较:SSDIs组患者单发病灶多,尤其是内囊纹状体巨大
6、腔隙几乎都为孤立的单一病灶,仅3例(6.5%)患者表现为内囊纹状体梗死灶内多发蔟状瘸灶分布;而LI组患者多发病灶多(X乞31,P<0.05)。SSDIs病灶主要累及内囊前肢、壳核、尾状核头上部,体积大于传统的LI病灶,在MRI摄片上显示多累及2-3个层面,直径介于25~40mm之间;腔隙样梗死虽然在Mill摄片上显示,病灶多局限于一个层面,但是形态多呈片状改变,而非典型的腔隙状改变。SSDIs患者中,巨大腔隙多见于MCA主干近端严重狭窄的患者,而腔隙样梗死多见于弥散性轻度MCAS的患者(X2_30,P<0.05)。临床表现比较:SSDIs组患者起病前多有TIA发作史(21例,
7、45.7%),大部分(22例,81.5%)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或表现为进展性卒中病程,部分患者同时出现皮层受损症状,如失语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而LI组患者,无一例起病前有TIA发作史,临床多(44例,95.7%)表现为典型的腔隙综合征症状,病情轻微,转归良好;只有2例(43%)患者产生了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无一例患者并发皮层受损症状。卒中危险因素的比较:糖尿病的发病率在SSDIs患者中明显高于LI组(X2=12,P<0.05);白质疏松改变在LI组明显高于SSDIs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