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

ID:32207973

大小:2.1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01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_第1页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_第2页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_第3页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_第4页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姓名:李凌晓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民商法学指导教师:章群20071101论文摘要员工持股制度是一种企业大多数员工以某种方式持有本企业股份,以此分享企业剩余,以某种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有条件退出的股权激励制度。员工持股始于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以来在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广为推行,对于政府来说,该制度是实现经济民主,减轻政府负担的重要手段;对职工而言,它可能是增加收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它可能是抵御外来收购、保住其职位的妙招。我国在八十年代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制与股份制企业的建立,为

2、了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的现状,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而引入该项制度。从1992年5月15日国家体改委的‘股份有限公司》规定正式对员工持股做出规定,到1998年12月25日中国证监会终止上市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的实施,短短6年半的时间,员工持股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停滞的全部过程。然而,立法的停滞并没有阻断实践探索的脚步,实践中先后出现了以“内部员工股”、“股份合作制”、“员工持股会”三种典型模式的员工持股制,针对本地区实际,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法律来规范其发展,但立法效力层次低,缺乏操作性、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仍然不利于员工持股制度的广泛开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

3、始,随着员工持股制度的出现,学界对该项制度也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但大多从经济学、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的视角进行的,然而,这本是一个主要应当由法律界来攻克的制度难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却寥寥无几。员工持股缺乏法学理论的支撑,立法难以构造,员工持股制度的开展也就难以开创新局面。员工持股制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外员工持股的长足发展得益于良好的法律环境,而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不仅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还始终在政策的变动中风雨飘摇。员工持股制度中的员工股权,在权利的取得、运行和消灭制度上都区别1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研究于公司法上的股东股权。但是,任何一种权利,法律在进行制

4、度设计时无非都是围绕其运行过程来进行。本文的研究即以员工股份的股权为切入点,以权利的运行过程——取得、运行、消灭这一动态的视觉为研究进路,借鉴美国员工持股制度是如何围绕权利的运行进行制度构造,力图在立法层面抽象出一些趋同因素,并与我国现有的员工持股制度实践相对照,提供一个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立法框架。全文正文共分五部分,约三万五千字。第一部分导论,用一个案例提出了笔者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意义,并对所要研究的题目做了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基础理论”,主要讨论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界定、立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立法借鉴”主

5、要分析了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立法进程和对员工持股股权的制度安拌以及这种安排对中国的启示。第四部分“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立法现状评析”着重从我国出发,阐述了员工持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已有的关于员工持股的立法,分析了制约我国员工持股发展的原因。第五部分“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立法完善”分析了我国进行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关于员工持股立法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制度构建。首先。在导论中,本文通过引入2003年的华为股权纠纷一案,提出在我国进行员工持股制度立法的必要性。现实中,员工持股大量存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且规范的法律制度,导致实践中的员工持股极不规范,股权的运行尚且没有法律的自力支撑

6、,更无论员工股权的法律保护了,这也是华为股权纠纷案中为何以持股员工一方败诉而告终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员工持股在我国的实践由来已久,该制度在国外取得的成功也足以证明其优越性,对员工持股制度立法进行完善十分必要。接下米,笔者围绕员工股权的运行,对员工持股制度进行了~个简单的文献综述。正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在结合已有的员工持股的定义,提出了员工持股制度是一种以某种方式持有本企业股份,以此分享企业剩余,以某种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有条件退出的股权激励制度。给出了员工持股制度的四个基本规定性。特别分析了员工股权在转让、持有、表决和福利四个方面的特殊性使其有别于公司法上的股权,提出员工将

7、用于投资的款项交付员工持股机构,由员工持股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向公司出资,员工和持股机构之间的关2论文摘要系为信托关系。然后进一步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将员工持股制度制度与其他激励制度区别开来。该部分的讨论的第二个员工持股制度的基础理论是其立法的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员工持股制度的立法所体现的终极价值目标主要是公平和效率,笔者分别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进行了论述。除此之外。我国学者倾向于民主原则在立法中得到体现,这不仅是因为公平和效率在实践中的缺位,也有我国国情的原因.正文第二部分借鉴美国的员工持股制度立法。首先对美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