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

ID:32205448

大小:3.14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2-01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_第1页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_第2页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_第3页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_第4页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l5一、清末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15二、清末我国师范教育机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状况⋯⋯⋯⋯⋯18第二节清末、民国政府时期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24一、师范性突出,教育类课程课时比例较重⋯⋯⋯⋯⋯⋯⋯⋯24二、教育类课程学科门类齐全,设置结构合理⋯⋯⋯⋯⋯⋯⋯25三、对国外教育类课程设置模式的移植⋯⋯⋯⋯⋯⋯⋯⋯⋯⋯27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教育见习和实习⋯⋯⋯⋯⋯28VIl第三节清末、民

2、国政府时期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效果⋯30一、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教育类课程实施效果⋯⋯⋯⋯⋯⋯⋯30二、教学方式死板、教材匮乏、学生主动性不足⋯⋯⋯⋯⋯⋯3l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状况、特点与效果33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状况⋯⋯⋯⋯⋯33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状况.⋯⋯⋯.⋯⋯⋯⋯.⋯⋯.⋯⋯⋯⋯⋯⋯..⋯.⋯⋯⋯.⋯⋯⋯⋯.⋯⋯⋯⋯.⋯.⋯⋯⋯⋯.:;3二、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状况⋯⋯⋯⋯⋯⋯43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

3、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48一、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48二、“师范性”特征时强时弱,教育类课程设置波动较大⋯⋯⋯49三、课程结构残缺和比例欠完善⋯⋯⋯⋯⋯⋯⋯⋯⋯⋯⋯⋯⋯51四、教育实习逐渐形式化⋯⋯⋯⋯⋯⋯⋯⋯⋯⋯⋯⋯⋯⋯⋯⋯52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实施的效果⋯⋯⋯⋯53一、课程结构老化、内容陈旧与实际相脱节⋯⋯⋯⋯⋯⋯⋯⋯54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落后⋯⋯⋯⋯⋯⋯⋯⋯⋯⋯⋯⋯55第四章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演变的经验与教训⋯⋯⋯⋯⋯.

4、56第一节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演变的经验⋯⋯⋯⋯⋯⋯⋯⋯56一、由移植转向模仿再走向自主创新⋯⋯⋯⋯⋯⋯⋯⋯⋯⋯⋯56二、重视教育实习和见习,注重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培养⋯⋯⋯57第二节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教训⋯⋯⋯⋯⋯⋯⋯⋯⋯⋯58一、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不够,易受NJ'I-部因素的影响⋯58VIIIIX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没置的演变与反思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学技术与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在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持续恶化的国际情形下,世界各国为

5、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不遗余力的加大了对本国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取决于师范教育的发展水平,而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水平又是师范教育发展质量的体现。可见,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是师范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教育类课程何去何从就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必要而紧迫的课题,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焦点和热点。针对我国目前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浪潮和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培

6、养教师的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过程进行清晰的梳理,从历史的流变过程中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找出我国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优缺,从而为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预测。因此我决定以《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及其反思》为题,撰写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硕+学位论文一、研究目的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就是要清晰地梳理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变革的轨迹,明晰我国教育类课程演变的来龙去脉、发展规律、影响因素等,总结出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目前进行的教师教

7、育改革提供有效的预测和宏观的指导,从而不断的完善我国师范教育理论,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与反思的研究,明晰我国教育类课程从清末师范教育诞生时开始设置到民国时期的发展、解放后的不断调整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不断完善的历史发展轨迹、特点,影响因素等,总结出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充实我国师范教育的理论研究。(二)、实际意义通过对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的历史梳理,总结出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基

8、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预测和宏观的指导。第三节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我国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曾将天、地、君、亲与教师并称。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没置的演变与反思我国古代许多教育思想家都曾论及师德、师术、师表等为师之道,对教师所应具备的道德与学问,以及言传、身教的方式方法,都提出过各自的见解和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我国真正创办师范学校,设置教育类课程,建立起系统的师资培训机构和培养制度,却是在晚清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在古代,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