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题经验之把握关键词

历史答题经验之把握关键词

ID:32200277

大小:58.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历史答题经验之把握关键词_第1页
历史答题经验之把握关键词_第2页
历史答题经验之把握关键词_第3页
资源描述:

《历史答题经验之把握关键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答题时对关键词的把握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历史部分的题目主要为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三类,在解答时须抓住关键词,以更好地领会题目的意图。为了更好地答题,这里将试题中常用词语作一专门的分析。一、试述、简述、概述、简要说明、简要评述、概括说明、概括指出"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的问题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

2、,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二、背景、历史背景、原因、社会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基本原因、条件、前提条件、前提和条件此类常用词语多用于选择题、问答题中。背景,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原因,一般是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必要性;条件,一般是回答"有什么",也就是回答可能性。当然,这也是不是绝对的,如"抗战为什么能胜利?"等,原因就不仅仅是"必要性"。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

3、较为明显;但是,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基本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代。不过仔细推敲依然有细微的差虽,"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些,在论及成败时就用"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史"并无实在意义。"原因"与"社会原因"、"基本原因"其实也是一回事。"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相对的。前者是根源性、本质性、决定性的原因,一般应在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级本质中去寻找;后者则是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的原因,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若干原

4、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在单项选择题中,与根本原因没有多大区别。客观原因是相对主观原因而言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凡是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的原因就不是客观原因。"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已知的判断。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若干条件中主要条件。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三、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意味"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中山舰和整理党务案表明什么?"。这里的表明就是说明,说明也就是表明。而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含有阐述、分析的含

5、义。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体现是某种性质或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反照,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现象。表面的能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的东西决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表现,则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四、联系、结合、据、依据、根据联

6、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结合(联系)的对象,实际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重点在分析说明的事物而不是结合(联系)的对象。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依据"、"根据"、"据",题意并未发生变化。五、性质、实质性质,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二者都有本质的意思。……就问题来看,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但究起来,两者在本意

7、上、使用范围上又略有区别。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实质着重于去虚,定位于实际如何;本质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如: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这是指其性质;1861年改革,表面看是对农奴的解放,实际上是指农奴主对农奴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这是指其实质。又如:"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其性质是--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1996年)。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97年)。前者就是问本质属性是什么,后者就是问实际怎么样

8、。六、效果、结果、后果、成果、成绩、结局这类用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或发展的阶段或是最后状态。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情色彩以及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区虽。结果、效果,使用最广泛,是中性词,可指好的结果(效果),也可指坏的结果(效果)。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以及结果如何?"(1995年)。后果,多指坏的结果,但在高考命题中也不完全如此。结局也可以说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