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77756
大小:57.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马原实践课教学安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实践教学安排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的配合理论课教学,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确定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调研活动。通过实践调研,努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开展全学年范围内的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及汇报活动。调查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定的调研内容。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如下:一、调查时间:第六教学周二、参加人员:2012级全体本科学生三、调查结果:调研报告四、调
2、查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等,组织学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参观考察或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农村、工厂、城市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材料,运用所学习的哲学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调查结束后,需上交一份3000字以上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作为实践教学的考核成绩。本次调查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实践教学安排,对象为2012级全体本科生。学生以4-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组内要进行明确的工作分配,对所选题目进行实践调研,研究方式
3、自选、题目自定,写清组内成员的姓名和学号以及明确的任务分工。所有小组应该按时完成调研作业,调研报告采用A4纸打印(含电子版)于六月初上交。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2013年9月附件:学生调研报告标准格式要求1、文章采用A4纸打印,页面设置:上、下、左、右2.0。行距1.5倍行距2、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3、文章封面除论文题目外,还要标注组内成员的姓名和班级学号以及明确的任务分工。4、文章正文前要有摘要和关键词,后应附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参看如下例文:大众文化内涵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及反思作者名摘要: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独有的一
4、种文化现象,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如何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是理解所有大众文化现象的关键。本文从什么是大众入手,分析了大众文化的内涵,进而从是什么决定着大众文化;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对大众文化的内涵做出了自己阐述。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内涵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人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但是,当我们走近“大众文化”时,便会感到这是个容易引起歧义性理解的概念,而对于所有大众文化现象的解读,都离不开对这个概念
5、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这一概念,首先需要对“大众”进行清晰的界定。一、何为大众与大众文化1994年,奥苏利文等人编纂了《传播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写到大众文化,称大众的含义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大众本来是“善”的同义词,就词源上看,大众不是泛指普遍民众,而是用来指民众的绝大多数,它的对立面是富人阶级、特权阶级和受到良好教育的阶级。因为后者是前者天生的敌人,所以大众一词在他们那里,自然而然就成了粗俗、低级、庸俗的同义词。法兰克福学派则是认为“大众”是现代工业组织将民众非个性化,同一化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大众化”的过程。在阿多诺等人看来
6、,现代社会中民众的本质就是他们的固定不变的大众性。这种单质、固定不变的“大众”观受到英国文化研究者的反驳。他们认为“大众”或“民众”“人民”这类概念表述的是一种价值,一种相对的立场,而不是经验性实体或固定本质。而且,“民众”也并不是单质的整体。所谓的“民众”实际上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由具体利益关系,政治立场和社会联系形成的群体,是一个杂多异质的关系组合。美国文化批评家麦克唐纳则认为大众就是一种文化上的群氓,彼此之间毫无联系,而只是同某种遥远的,抽象的、非人文的东西发生联系,大众故而是孤立的原子,大家是千篇一律,无分彼此的。尽管对于大众的观点不同,但是我
7、们依然可以从各派的理论阐释中看出“大众”的一些根本特性。1、大众文化的特征。。。。。。。。。。。。。。【参考文献】[1][英]C·P·斯诺:《两种文化》,陈克艰,秦少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3][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4][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8、2002年第6期,第12_1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