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51740
大小:41.92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1-31
《校外法規-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 南投數位機會中心網站.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源法律網LawBank 匯出時間:102/05/1001:48法規名稱: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日期:民國101年12月19日 第 一 章 總則第1條為維護身心障礙者之權益,保障其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之機會,促進其自立及發展,特制定本法。第2條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前二項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劃分如下:一、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格維護、經濟安全、照顧支持與獨立生活機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
2、督等事項。二、衛生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之鑑定、保健醫療、醫療復健與輔具研發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三、教育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教育權益維護、教育資源與設施均衡配置、專業服務人才之培育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四、勞工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之職業重建、就業促進與保障、勞動權益與職場安全衛生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五、建設、工務、住宅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住宅、公共建築物、公共設施之總體規劃與無障礙生活環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六、交通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生活通信、大眾運輸工具、交通設施與公共停車場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七、財
3、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庇護工場稅捐之減免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八、金融主管機關:金融機構對身心障礙者提供金融、商業保險、財產信託等服務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九、法務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犯罪被害人保護、受刑人更生保護與收容環境改善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十、警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身安全保護與失蹤身心障礙者協尋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十一、體育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體育活動、運動場地及設施設備與運動專用輔具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十二、文化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精神生活之充實與藝文活動參與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十三、採購法規主
4、管機關:政府採購法有關採購身心障礙者之非營利產品與勞務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十四、通訊傳播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者無障礙資訊和通訊技術及系統、網路平台、通訊傳播傳輸內容無歧視等相關事宜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十五、科技研究事務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者輔助科技研發、技術研究、移轉、應用與推動等事項。十六、經濟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輔具國家標準訂定、產業推動、商品化開發之規劃及推動等事項。十七、其他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措施:由各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規劃辦理。第3條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一、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法規與方案之規劃、訂定及宣導事項。二、對直轄市、
5、縣(市)政府執行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監督及協調事項。三、中央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四、對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獎助及評鑑之規劃事項。五、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相關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事項。六、國際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業務之聯繫、交流及合作事項。七、身心障礙者保護業務之規劃事項。八、全國身心障礙者資料統整及福利服務整合事項。九、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輔導、監督及全國評鑑事項。十、輔導及補助民間參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推動事項。十一、其他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策劃及督導事項。第4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一、中央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
6、障政策、法規及方案之執行事項。二、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自治法規與方案之規劃、訂定、宣導及執行事項。三、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四、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獎助與評鑑之規劃及執行事項。五、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相關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及執行事項。六、身心障礙者保護業務之執行事項。七、直轄市、縣(市)轄區身心障礙者資料統整及福利服務整合執行事項。八、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輔導設立、監督及評鑑事項。九、民間參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推動及協助事項。十、其他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策劃及督導事
7、項。第5條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一、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二、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三、涉及聲音與言語構造及其功能。四、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五、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六、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七、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