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

ID:32137457

大小:2.82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1-31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_第1页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_第2页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_第3页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_第4页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4.3小麦磨面⋯⋯⋯⋯⋯⋯⋯⋯⋯⋯⋯⋯⋯⋯⋯⋯⋯⋯⋯⋯⋯⋯⋯..555.4.4玉米制粉⋯⋯⋯⋯⋯⋯⋯⋯⋯⋯⋯⋯⋯⋯⋯⋯⋯⋯⋯⋯⋯⋯⋯..565.4.5加工产品销售⋯⋯⋯⋯⋯⋯⋯⋯⋯⋯⋯⋯⋯⋯⋯⋯⋯⋯⋯⋯⋯。57第六章结束语⋯⋯⋯⋯⋯⋯⋯⋯⋯⋯⋯⋯⋯⋯⋯⋯⋯⋯⋯⋯⋯⋯⋯⋯⋯⋯⋯.59参考文献⋯⋯⋯⋯⋯⋯⋯⋯⋯⋯⋯⋯⋯⋯⋯⋯⋯⋯⋯⋯⋯⋯⋯⋯⋯⋯⋯⋯⋯..60至l[谢⋯⋯⋯⋯⋯⋯⋯⋯⋯⋯⋯⋯⋯⋯⋯⋯⋯⋯⋯⋯⋯⋯⋯⋯⋯⋯⋯⋯⋯⋯⋯⋯⋯⋯⋯⋯⋯⋯⋯.63●◆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1.1.1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是食品

2、(面食、米饭等)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原料。商品粮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为交换而生产的粮食,与农业生产者自己消费的口粮相对应,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增加。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指国家商品粮产地,是国家商品粮的主要来源地。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综合开发,是指基地粮食种植、秸杆养牛、种养服务协调发展开发(以下简称基地产业协调发展开发),产业发展所需的水、交通、生态环境设施和种养乡镇配套建设开发(以下简称设施乡镇配套建设开发),以确保国家未来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得到科学发展。1.1.2我国粮食生产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

3、社会稳定,是基础中的基础,历来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新农业技术不断推广和农业政策纷纷出台的背景下,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464亿公斤,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48亿亩,比2009年增加1329万亩。2010年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331.53公斤/亩,比上年提高了6.87公斤/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长,需要生产更多的粮食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据预测,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粮食消费总量为5725亿公斤【¨。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克服水土资源约束加大、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气

4、候不确定性增加、生态环境约束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等制约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烈21,采取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第一章绪论1.2研究综述1.2.1国外商品粮生产体制研究当今世界主要农业国家粮食生产的模式可以划分为日本、美国、欧洲等几种类型,其中美国和日本模式最为典型。由于农业人口较少、种粮用地规模大、自然条件好、农业机械化程度发达,美国发展以家庭大农场为基础的规模农业。据统计,2004年美国98%的农场为家庭农场。其中,占农场总数目仅10%的大型农场,其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75%【3】。日本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是由于日本耕地规模普遍较

5、小、地块分散,采取以农户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和投入大量资本提高粮食单产的发展方式。遍布国内各个乡村的一体化组织——农业协会,是日本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14】。日本农协的业务范围不仅仅是粮食生产,同时具有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极大地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效率。·研究世界先进农业国家实现种粮现代化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各国发展粮食生产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具体分析。发展粮食生产必须从生产和经营这两方面进行推进:采用更加先进的种粮技术,新技术的推行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农业从业人员

6、的减少和机械化率的提高;采用不同的一体方式使原本分散的粮食经营者和市场得到更紧密的联系,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最终实现规模经济。世界各国在解决这两方面问题时采取的不同办法决定了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粮食生产发展模式。我国在选择粮食生产发展模式时也必须考虑国内具体的自然社会条件,在生产和经营两方面做出合理安排。1.2.2我国商品粮生产体制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经营体制进行过研究,主要的成果集中在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方式方法研究。夏英,牛若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专业化的必然结果,其产业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辅相成15】。谢晓慧按照

7、组织类型的不同将产业一体化模式分为合作社模式、专业协会模式、企业集团模式和其他模式【61。刘希宋、丁剑按照利益连接方式将产业一体化方式分为内生式一体化和外联式一体化[71。进一步地,研究了产业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效益,包括内部化效益、协同效益、生态效益和扩增效益【8】。夏春玉,薛建强比较了在几种典型的产业一体化模式下联合利润和2第一章绪论效率的高低,认为龙头企业加农户的模式有更高的联合利润,而龙头企业加合作组织加农户的组织方式效率更高【9】。伴随着对粮食生产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我国的农村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