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

ID:32068268

大小:183.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31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_第1页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_第2页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_第3页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_第4页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J BT3861.3-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25.120.10J62J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3861.3一1999制钉机技术条件1999-05-14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3861.3-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ZBJ62007-87《制钉机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与ZBJ62007-87相E匕,主要差异为:—删去了主要零件的具体要求;—修改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增加了圆钢钉次钉率和废钉率的要求;-种刊少改了圆锥齿轮错位量的要求。本标准自2000年I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62007-870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群英机械厂。本标标主要起草人:王渝。本标准于1987年4月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3861.3一1999代替ZB162007-87制钉机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钉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制钉机。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49-1988一般用途圆钢钉GB/T5226.1-1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576-198

3、6机床润滑系统GB/T13306-1991标牌JB/T1829-1997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T3240-1999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3852-1991自动锻压机安全技术条件JB/T3861.1-1999$1钉机基本参数JB/T3861.2-1999制钉机精度JB/T8356.1-199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9972-1999卷簧机、滚丝机、制钉机噪声限值3技术要求3.1制钉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3.2制钉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JB/T3861.1的规定。3.3备件与附件3.3.1制钉机出厂时应备有必要的附件及备

4、用易损件,特殊附件由用户与制造厂共同商定,随机供应或单独订货。3.3.2制钉机的附件、附属装置等应符合有关规定。外购配套件应取得合格证明,并目_应安装在制钉机上进行运转试验。3.4制钉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lB3852的规定。3.5铸锻件质量3.5.1制钉机上所有铸锻件和有色金属铸件不应有裂纹,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砂眼、缩孔、夹砂等缺陷。3.5.2制钉机机身、曲轴、连杆、阴模座等重要铸锻件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取得合格证明。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5-14批准2000-01-01实施lJB/T3961.3-19993.5.3对不影响使用和外观的铸锻件的缺陷.在保证使用质

5、量的条件下允许按有关规定进行焊补。3.5.4制钉机机身、滑块、阴模座、飞轮、连杆等重要铸锻件均应消除内应力。3.6加工质量3.6.1主要零件(机身、曲轴、左侧轴、右侧轴、主连杆、主滑块、模座、剪刀连杆、剪刀滑块、圆锥齿轮、剪刀凸轮)的材料和热处理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3.6.2滑动面的接触3.6.2.1制钉机轴瓦的刮研点或轴瓦、轴套的接触面积,应在实际工作位置检验(轴瓦应压人轴座内处于工作状态下)。3‘.2.2轴瓦工作表面刮研点应均匀,用检验棒或配合件做涂色检查时,在300cm'面积内平均计算(不足300cm=时按实际面积作平均计算),每25mm-25mm面积内接触

6、点数应符合表I的规定。表1轴承、轴瓦直径接触点数mm点疙120>g>120>6注,轴瓦刮研点应在L作表面(不小于1200)内检验。2连杆上轴瓦表面的接触点数可相应减少两点。3.6.2.3采用精刨、磨削或其它机械加工方法加工的滑动导轨、轴瓦、轴套等.应用涂色法检验其接触情况,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累计指标,在轴套、轴瓦的轴向长度和导轨的全长上不应小于70%,在导轨宽度上不应小于50%03.‘.3制钉机的重要运动副应采取耐磨措施。制钉机曲轴、主滑块、左右侧轴等摩擦部位,以及传动齿轮、凸轮均应采取耐磨措施。3.7装配要求3.,.1制钉机应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不允许装人

7、图样上未规定的垫片、套等零件。3.7.2制钉机模座和机身的结合面应紧密接合,在紧固接合后用0.05mm的塞尺进行检验,只许塞尺局部插人,允许塞尺塞人深度不应大于接触面宽的1/4,接触面间可塞人塞尺部位累计长度不应大于周长的1八。。3.,.3啮合齿轮安装后,圆锥齿轮边缘错位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表2mm小齿轮宽度B错位最(1005%B>1003.7.4飞轮必须进行静平衡试验校正,一般取平衡精度等级为G6.3,许用不平衡力矩应按下式计算JB/T3861.3-1999(M)竺G式中:(M)—飞轮许用不平衡力矩,N·mm;ar---飞轮工作角速度,rad/s;G-~一飞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