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5727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20
《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实践研究研究方案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明确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都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2、)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而且《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用)》以及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除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外)也已经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标志着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纲领性文本编制工作基本结束。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区,2005年在普通高中全面展开。那么如何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转化成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迫在眉睫的。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校在区政府的要求下扩大了办学规模,一下子引进了60名教师,其中50人是应届毕业生,应该说年轻人更容易
3、接受新事物,更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和实施,但是这些新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大多是靠“题海战役”而上的大学,对他们来讲要想摆脱他们老师留下的烙印非一朝一夕之事。因而开展这样的课题研究有利于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和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长桥中学学生发展的、有一定的独创性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所要求的“反思型教师”。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3、学校发展的需要:“质量就是生命”这样的口号在企业中不知在哪一年就开始流行了。现在对于学校来讲
4、“教学质量就是生命”7这一点都不夸张。我校自1996年复办高中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但是在教学质量上由于生源问题却很难达到社会和家长的期望,而且在办学上也缺乏特色。基于此,我校更是把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完全符合我校发展的需要。一、概念的界定1、“教学方法”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它涵盖了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法。2、“优化与实践”: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反思型教学”,它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批判反思的能力
5、。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说谁好谁坏,关键是教师不断的“反思”、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老师就是要本着这样的原则在“反思”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标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我国在普通高中首次提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说,新课程规定,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
6、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鉴于此,优化和探究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了。那么何谓教学方法呢,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就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为依据,分为四大类:即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
7、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如练习法、实验法)和以陶冶为主的方法。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把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以下几类: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7这种划分更能让老师们接受。只是对教学方法的分类,尽管标准不同,但有共同的优点。例如:重视分类标准的确立;力图使分类法立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重视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联系,有的学者甚至强调教学方法的整体效果,互补效应;重视教学活动的内部因素,如学生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教师、学生的作用以及他们间的相互作用;重视教学
8、方法的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分类都承认,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将它们真正落实到实处,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标。随着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