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

ID:3202904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20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_第1页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_第2页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_第3页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_第4页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族民间舞蹈教案-幼师班专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族民间舞蹈教学目的通过中国民间民族舞蹈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个掌握四至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基本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的运用。这将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提示中国民间舞蹈教材是一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民间舞为基本教材。傣族、朝鲜族民间舞为选用教材。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民族分布特点,师资擅长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强或丰富一些有利于学生舞蹈素质提高的地方性、乡土性民间舞蹈教材。教学内容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由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承传,这种历史

2、的沿袭流传至今的舞蹈形式称之为民间舞蹈。他和人民的劳动生活,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既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住入新的成分。他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艺术形式上又可分为自娱性民间舞、表演性民间舞两大类。在中国56个民族漫长的形成发展融合的过程中,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既有中国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民间舞蹈,总称为中国民间舞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此类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有限的教学时数,我们本着代表性、实用性和训练性原则选择了以下内容:—、简介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又是古代华夏族

3、和许多古代民族同化、融化而成的主体民族,直至秦汉时,始有此族称。汉族民间舞蹈和汉族形成一样,在广泛吸收其他民族乐舞文化之优长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没,形成纷繁的舞蹈体系个地域性的风格特点。如北方的舞蹈古朴、刚劲、场面壮观。南方的舞蹈以纤巧秀丽见长,而且载歌载舞。最有代表性的“秧歌”本源于插秧劳作,产生于我国中原一带,流传地域广阔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秧歌,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河北地秧歌等。秧歌舞中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进行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行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

4、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扇子和手帕是秧歌舞普遍常用的道具。秧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当今人们健身娱乐的,普及性极广的民间舞蹈,秧歌舞蹈中的丰富技巧动作又是舞蹈创造中常用的舞蹈词汇。本部分选编了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个云南花灯为基本选材。二、东北秧歌(—)简介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东北秧歌源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因而东北秧歌的那股泼辣劲儿、稳劲儿、美劲儿正是东北大平原粗犷质朴的的人民精神素质、性格心理和生活情趣的艺术概括和美的表现。东北秧歌有三种类型表现形式:1、高跷秧歌2、二人转3、地秧歌。秧歌表演常用的道具是手帕和扇子,也有用手玉子、花

5、棍,还有提花灯,东北秧歌是通过走相、稳相、鼓相和各种手巾花的表演变化体现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东北秧歌的音乐很有特点。唢呐和小钹对秧歌舞蹈特色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唢呐吹的委婉亢长,小钹(板儿)紧促,必然赋予动作急出稳落、有动有静,有张有弛的韵律,为其舞蹈的美劲儿、泼辣劲儿增添色彩。旋律上出现上下对句或相同对句(称为句句双),使舞蹈动作也常出现相互对答状。音乐演奏中的即兴加花(如装饰音、滑音)给舞蹈表现俏皮、幽默、华丽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二)体态动律练习东北秧歌基本体态多是保持上身略前倾,膝部稍屈。动作时要求脚型略勾,脚腕有控制力,膝部良住劲儿。秧歌的基本动律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动作

6、上:1、带良劲儿的“步”;2、带动腰鼓的“扭”;3、手腕的“花”。1、双压脚跟:不同脚位,不同节奏的提压脚跟。如:正步、大八字步、小踏步、弓箭步等。动作时双膝关节要良住劲儿,提踵要快,落要慢稳。2、双腿屈伸:软硬两种特点的双膝屈伸活动。硬屈伸应脆而富有弹性,软屈伸应柔而富有韧性。两种屈伸中的挺膝应良而富有俏丽特点。3、上体动律:1、左、右横摆身:身体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摆动。2、左右前后拧身:由左右肩带动上半身直线前后拧身转体90度或180度。3、前后扭身:以腰为轴为发力点,带动双肩和上半身前后交替画圆。(三)手巾花手巾花有两种,1、正方形(边厂为一尺二寸)2

7、、八角形(中心圆直径四寸,镶有亮片。手巾有三种握法:A全把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的一边,似握拳,用于做各种手巾花。B、单指贴巾:拿法基本同上,只是食指伸直贴在手巾边上,用于片花,挽花或扔巾等。C、握巾角:用手握住巾角或中心处,多用于碎绕花)。手巾花有四种做法:1、挽花(里挽花、外挽花);2、片花(里片花、外片花);3绕碎花(里碎花、外碎花);4、小王花;里挽花—单指贴巾手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手指带动手腕由外向里转腕360度,掌心向下。后半拍,压腕挑指。挽花速度要快,压腕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