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22536
大小:1.8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1-30
《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自从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诞生以来,审计质量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使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声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期我国证券市场也相继发生了银广夏、黎明股份、麦科特等一批上市公司的造假丑闻。国内外的造假丑闻纷纷传来,愈演愈烈。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遭到公众的普遍置疑,独立审计的社会公信力遭到严重破坏,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声誉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引发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们在剖析和反思
2、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和披露上市公司会计欺诈从而发生审计失败的原因时,时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引起审计质量低下。为此,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举措,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强制轮换制度。该问题是近年来监管当局、学术界、实务界等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监管机构也于2004年要求实行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师、审计项目负责人以及事务所的强制轮换制度已为国内外监管者所重视或采用。然而,审计师轮换是否真正能提高审计质量却是见仁见智,尚无一致性结论,需要用实证证据评估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
3、量的影响。那么在中国的审计市场上,2003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证券期货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对审计质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昵?由于中国特有的法制环境、市场秩序、制度背景等,美国学者早期研究的实证结果不一定代表中国的实际情况。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讨在中国的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的关联性,及其在何种程度上对提高审计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加以研究和论证,以期为此提供一些经验证据。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主要内容和观点审计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实行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
4、制度是否能提高审计质量这个中心,本文分为六章加以论证,主要内容与观点如下:第一章前言本章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其次,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特点。本文关于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分析,理论部分主要是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及强制轮换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这两方面展开的。实证部分利用统计分析中的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本文提出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检验,并建立了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关系的模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回顾与评价、实
5、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在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关系这一问题上得出的研究结论,以此来明确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突破方向。第三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研究评述本章首先阐述了审计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技术性和独立性两个特征。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研究主体的核心内容及本篇论文的研究价值。第四章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本章在前面所述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强制轮换”加以诠释和界定,即强
6、制审计轮换是指为了提高审计独立性,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签字注册为某一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最长年限(五年),待到此规定期限时,对为该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进行强制更换的一项措施。摘要其次,笔者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我国实施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的内在必要性,即:强制轮换有利于审计角色的形式独立,有利于形成并强化审计工作的实质独立,它可以塑造“交接”意识,可以提升审计团队整体素质,可以预防违规行为。最后,强制轮换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各国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本文对该项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获彳导一些可供借
7、鉴的经验。本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与第三章一并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五章实证分析本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该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在第一部分的研究动机和研究假设中,明确了本论文试图以签字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中的签字行为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来考察《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的有效性,即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对于提高审计质量作用的有效性。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实行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在第二部分的研究设计中,由于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政策
8、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自2003年报审计起生效,也即适用于2003年年度报告审计中的签字报告行为,因此本文拟选取2003年、2004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借鉴Myers,Myers和Omer(2003)及陈信元、夏立军(2006)的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