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

ID:32017394

大小:131.19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1-30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_第1页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_第2页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_第3页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_第4页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裴多菲 [文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裴多菲革命的一生引子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年)是匈牙利十九世纪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匈牙利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革命的杰出的战士和歌手。他以诗歌为武器,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同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作战,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匈牙利,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被压迫、被侵略的弱小民族和国家里,得到广泛的流传。裴多菲诗歌传播的领域,直到今天还在不断扩大,他的诗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中国,提到裴多菲就会联想到鲁迅,因为他是我国最早评介裴多菲的人。鲁迅在一九○七年所著《摩罗诗力说》第九节中,就以敬仰的心情,推崇他“所著诗歌,妙

2、绝人世”,称赞他“为国而死”的革命精神。伟大的人民作家茅盾是我国翻译裴多菲诗的第一个人。远在一九二一年他就以雕冰的笔名翻译了裴多菲的最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匈牙利国歌》(即《民族之歇》),发表于同年十月十日上海出版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栏中。这是裴多菲诗的第一首汉译文。由沈泽民翻译的抒情诗《惟一的念头》即《一个念头在烦恼着我⋯⋯》,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四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四号。三年后,即一九二五年一月的《语丝》周刊上发表了鲁迅翻译的裴多菲的五首诗,流传很广,影响较大。后来,革命诗人白莽翻译了他的评传和九首诗,其中《自由与爱情》一诗,受到我国广

3、大读者的欢迎。由于鲁迅与茅盾带头介绍,裴多菲早已成为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外国诗人之一。诗人的家世与少年时代裴多菲·山陀尔于一八二三年一月一日出生在多瑙河与蒂萨河之间阿伏德大平原上的吉什——克洛什村。他原来的姓名叫彼得罗维奇·山陀尔,从一人四二年开始,以裴多菲·山陀尔笔名发表诗歌作品。父亲彼得罗维奇·伊斯特万(1791—1849年)出身于斯拉夫民族,自幼贫苦,做屠夫为生;母亲赫鲁兹·马丽亚(1791—1849年)出身于马扎尔民族①的一个农奴家庭,在出嫁前做过洗衣妇和女仆。父亲性情倔强,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厉;母亲是一个身材不高的黑发女人,一个温顺的农妇,她

4、娴静、温柔、忧郁,特别喜欢孤独。根据十九世纪初期匈牙利的社会特点,裴多菲的家庭属于下层劳苦人民。彼得罗维奇·伊斯特万按社会法律规定的条例来说,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最底层的农奴。正如裴多菲于一八四八年所著《老旗手》中回忆他父亲时写道:“连他死后的一小块坟地,也说不上属于他自己;”裴多菲童年时的家境,几乎处于赤贫状态。奥地利皇室对匈牙利进行新的勒索或者加重赋税,本国的封建统治者也就极力将苛捐杂税强加于农奴身上。一八二四年十一月裴多菲两岁时,他的家便迁居到菲尔艾吉哈兹。这是一座不大的只居住匈牙利人的半农业小城。在这里,诗人的父亲开设肉铺。他当屠夫,杀猪宰

5、羊,赢得较多利润,日子很快就富裕起来。裴多菲一直把这座小城当作他的故乡,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因为他在吉什——克洛什村只居住两年就移居到这座小城来,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童年,留下他幼年时期的美好记忆。一八二八年裴多菲五岁,父亲把他送进菲尔艾吉哈兹小城的学校,但不久又转学到克奇克梅特城读书。他在这里,除了学习匈牙利语以外,还学习拉丁语。彼得罗维奇对自己的儿子抱有更大的希望,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牧师或者商人。这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幼儿来说,远离家乡和父母的照料,食宿于学校,该是何等困难啊!一八三○年彼得罗维奇全家迁到萨波德萨拉什,父亲把他接回家,在本村的小

6、学只读了一年书。一八三一年裴多菲又被父亲送到萨尔山特列林兹小城的学校,专门攻读拉丁语。裴多菲远离家乡和双亲,他心情沉重,养成了一种喜爱孤独、性情孤僻、不爱交际的性格,只是苦读书、专心写诗作文。童年时期,裴多菲相当聪明,学习成绩优异,特别是他有掌握语言的才能。除了匈牙利语以外,他还能用斯洛伐克语自由交谈。一八三三年裴多菲十岁时,彼得罗维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把儿子送进布达佩斯最好的学校学习拉丁语和德语。在布达佩斯学习期间,裴多菲厌烦校方的拉丁语和神学课;但是他对匈牙利古典作家,例如巴拉塞·巴林特、兹里尼·米克洛什、秋柯诺依·维德兹·米哈依、包恰尼·雅

7、诺什等,特别是魏勒斯马尔蒂·米哈依的作品使裴多菲沉醉与迷恋。他日夜攻读文艺作品,其中包括拜伦、雪莱以及海涅和贝朗瑞的诗歌。此外他对戏剧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布达佩斯民族剧院看戏,成了剧院的常客。这一时期,裴多菲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了。这使裴多菲的父亲很恼火,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进入大城市,受到了上流社会恶习的影响,便决心让儿子离开繁华都市。裴多菲在布达佩斯只学习了一年,又被父亲送到多瑙河岸边的奥赛德的学校学习。他在奥赛德学习了三年,由于阅读许多欧洲进步书籍和匈牙利古典文艺作品,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这一段艰苦生活,在《旅行书简》中有较

8、详细的记述:一八四三年冬末至一八四四年春初,正是寒气袭人的季节,我在这城里度过了极其艰苦的岁月。我挨饿,受冻,落得孤身一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